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
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
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
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孔雀以其华丽的尾羽拖着金线,仿佛在展示自己的美丽,但又担心被人捕捉而飞起逃离,躲入丁香之中。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越女们在沙头上争相拾取孔雀的翠绿羽毛,她们边拾边呼唤着同伴,一起背对斜阳归去。
孔雀在这里象征着高贵和美丽,而越女们的行为则表现出对这些珍奇物品的渴望和追求。整首诗通过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事活动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上对于稀有物品追求的一种生动写照。
此外,这首诗还颇具画意,读者几乎可以通过文字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审美情趣。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眼都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诗人的意图,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共饮梨花下,梨花插满头。
清香来玉树,白蚁泛金瓯。
妆靓青蛾妒,光凝粉蝶羞。
年年寒食夜,吟绕不胜愁。
镜镊亦何功,铿铿漫从事。
助人饰形骸,初若逞意思。
须毛何足简,尘垢何足薙。
端为儿女怀,丰靓以言贵。
余家在农亩,耘耔当传世。
朝犁泥糊糊,暮耨草翳翳。
风搔日暴炙,姿状难妩媚。
百年寄托身,颠倒皆顺利。
颜红黑何害,发黑白亦是。
谁能妄去取,屑屑论姿致。
深村拟三径,岁月治去计。
带经以随牛,镜镊成相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