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倩曾公岩韵》
《和陈倩曾公岩韵》全文
宋 / 齐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天作地藏知几年,公来因得茂林间。

谁言物外真仙境,祇接人居近郭山。

石乳望中苍玉坠,泉源深处卧龙闲。

行看再为苍生起,乘兴从容重返还。

(0)
鉴赏

这首宋朝齐谌所作的《和陈倩曾公岩韵》诗,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景象。诗中以“天作地藏”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壮丽与人类活动的痕迹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接着,“公来因得茂林间”一句,既点明了人物的到访,也暗示了这片茂林的珍贵与难得。

“谁言物外真仙境,祇接人居近郭山。”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仙境”与“近郭山”,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与人间生活相融合的独特见解,强调了这种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

“石乳望中苍玉坠,泉源深处卧龙闲。”这两句描绘了岩石上的水滴如苍玉般晶莹剔透,深邃的泉水中仿佛有一条悠闲的龙在其中游弋,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宁静之美。

最后,“行看再为苍生起,乘兴从容重返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预示着在经历了这次美好的体验后,将会再次为苍生谋福利,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和谐共生、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的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齐谌
朝代:宋

齐谌,宁子期,历阳(今安徽和县)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明正统《和州志》卷三)。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权提举广西常平(清嘉庆《广西通志》卷一九)。六年权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清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八),哲宗元符间为太府少卿(《绩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密直任学士知益州

玉垒求贤牧,金门辍近臣。

龙荒使传远,鸡省命书新。

殿柱题名久,刀州入梦频。

悬鱼喧旧政,叱驭继芳尘。

珠履平原客,壶浆左蜀人。

北堂牵远念,南诏抚殊邻。

宴榭峨眉雪,歌筵濯锦春。

乐章传辩士,卜肆访逋民。

幕府觞无算,池塘思有神。

知谁预交辟,空羡吐车茵。

(0)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其二

睦族衣无主,传家鼎有铭。

沙堤连里巷,玉树接阶庭。

北海樽常满,西山药不灵。

肯堂归棣萼,含笑入泉扃。

(0)

书怀寄刘五

风波名路壮心残,三径荒凉未得还。

病起东阳衣带缓,愁多骑省鬓毛斑。

五年书命尘西阁,千古移文愧北山。

独忆琼枝苦霜霰,清樽岁晏强酡颜。

(0)

丁集贤通判馀杭

辽东羽客富仙材,仙殿飞觞接上台。

便道归宁白蘋渚,经时赐对柏梁台。

里中驱弩先行路,膝下斑衣庆寿杯。

明诏许令过别墅,不忧郡阁简书催。

(0)

督诸军求盗梅州宿曹溪呈叶景伯陈守正溥禅师

南斗东偏第一山,白头初得扣禅关。

祖衣半似云来薄,金钥才开雾作团。

一钵可能盈尺许,千年有底万人看。

今宵雪乳分龙焙,明日黄泥又马鞍。

(0)

遍游庐山示万杉长老大琏

肩舆小斑筠,地志古青册。

初穿千长松,忽仰万绝壁。

观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问不住,一一渐可识。

何代五老人,登峰化为石。

年龄今几春,齿牙谅无力。

天赐五玉乳,与渠供朝食。

渊明醉眠处,石上印耳迹。

逸少养鹅池,藓花渍馀墨。

鹤鸣南天青,龟拜北斗白。

栖贤缘不浅,月枕借云席。

万杉与开先,弄泉碎珠璧。

病眸贪穷眺,趼趾怯周历。

同游多俊人,淡话半禅伯。

兹来殆天假,不尔岂人及。

归船载晓星,回首两相忆。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