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题智门寺北楼》
《冬日题智门寺北楼》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满怀多少是恩酬,未见功名已白头。

不为寻山试筋力,岂能寒上背云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zhìménběilóu
táng /

mǎn怀huáiduōshǎoshìēnchóuwèijiàngōngmíngbáitóu

wèixúnshānshìjīnnénghánshàngbèiyúnlóu

注释
满怀:充满。
恩酬:对他人的恩情回报。
功名:功业和名声。
白头:头发变白,指年老。
寻山:登山探险。
筋力:体力。
岂能:怎能。
寒上:忍受寒冷。
背云楼:高楼,可能指远离尘世的地方。
翻译
心中满是对他人恩情的回报期待,但还未实现功名就已两鬓斑白。
并不是为了探寻高山来试验体力,否则怎能忍受严寒住在背靠云层的楼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冬日题智门寺北楼》,通过对这几句话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他对于功名与时光流逝的反思。

“满怀多少是恩酬,未见功名已白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所承载的是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以及个人对于功业成就的渴望。然而,在这些期待还没有实现之前,他的头发已经变白,这是时光无情流逝的一个标志,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青春易逝和未达目的的感慨。

“不为寻山试筋力,岂能寒上背云楼。”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登临智门寺北楼所见之景。这里,“不为”表明诗人的行为并非为了炫耀或证明自己的力量,而是出于内心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岂能寒上背云楼”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时所感受到的壮丽与孤寂。智门寺北楼的高度和险峻,象征着人生的挑战和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述,以及对自然景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功业成就以及时光流逝深刻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喜迁莺

升平无际。庆八载相业,君臣鱼水。

镇抚风棱,调燮精神,合是圣朝房魏。

凤山政好,还被画毂朱轮催起。按锦辔。

映玉带金鱼,都人争指。丹陛。常注意。

追念裕陵,元佐今无几。绣衮香浓,鼎槐风细。

荣耀满门朱紫。四方具瞻师表,尽道一夔足矣。

运化笔,又管领年年,烘春桃李。

(0)

题水云亭刘升道福唐所居

沙合南台会有期,沙边筑屋俯清漪。

宋香陈紫丹成后,渭绿湘斑族盛时。

长者时怀流水念,老兄元爱白云知。

一尘不到忘言处,云在青天水在池。

(0)

陪董令升西湖阅竞渡·其一

驰波斗舰疾轻鸿,歌鼓喧天保岁丰。

直面北风吹雨过,卷帘斜日照楼红。

吴儿戏水用长技,太守行春如醉翁。

社稷中兴岂无日,群鱼跃水正飞空。

(0)

物态却从无处有,世情偏向苦中甜。

(0)

句·其十一

海燕故人意,杜鹃游子心。

(0)

孤馆闭塞水,大江生夜风。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