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枫亭下路,不尽瘴云乡。
乱石千峰落,斜阶一水长。
楼船通汉将,铙吹发陈王。
往事东流尽,栖鸦遍夕阳。
三枫亭下路,不尽瘴云乡。
乱石千峰落,斜阶一水长。
楼船通汉将,铙吹发陈王。
往事东流尽,栖鸦遍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茫而壮丽的江口景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雄浑美。首句“三枫亭下路,不尽瘴云乡”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理环境之中,三枫亭下的道路延伸至远方,似乎连绵不断的瘴云遮蔽了视线,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接着,“乱石千峰落,斜阶一水长”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口周围的山石与水流。乱石错落,千峰相连,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斜坡上的阶梯则映衬着长长的流水,两者相得益彰,展现出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楼船通汉将,铙吹发陈王”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历史,通过“楼船”和“汉将”的形象,以及“铙吹”(古代军中乐器)与“陈王”(可能指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暗示了这里曾是英雄豪杰驰骋的战场,充满了战争的荣耀与悲壮。
最后,“往事东流尽,栖鸦遍夕阳”两句,诗人以夕阳中的乌鸦为意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怀念。随着时光的流逝,曾经的辉煌与壮烈都已化为流水,只剩下夕阳下孤独的乌鸦在空中盘旋,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天作乃说真,人作故云假。
堆叠孕奇怪,含思亦如画。
遥岑出寸碧,群岫拥而亚。
苍苔抱秀骨,尤惬时雨洒。
去来何所人,度岭策羸马。
安得无心云,经从断而挂。
日落行且休,寒岩峙孤舍。
假合虽使然,登览忧亦写。
万法资诸心,一念有神化。
缔构况融结,犹造秋与夏。
摄用还一空,何取亦何舍。
莫认假与真,外乐聊以借。
苍苍行露出苑门,孤城逼仄不可存。
贼兵之来若风雨,顷刻城下皆云屯。
纷纷矢石蔽空黑,天子垂泣对将军。
将军提笔书满背,城中白丁久夺气。
草车之焚虽已矣,云桥百尺虹蜺起。
下瞰城中笑饮酒,乾陵赭袍拥朱紫。
朔方大将来赴急,彷徨中路不敢入。
豺狼合从堪恸哭,翠华崎岖又巡蜀。
圣神文武何至此,堂上有人面如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