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泉心不爽,垂日坐柴关。
砚取檐前雨,图开异国山。
原僧招过宿,沙鸟伴长闲。
地与中峰近,残阳独不还。
云泉心不爽,垂日坐柴关。
砚取檐前雨,图开异国山。
原僧招过宿,沙鸟伴长闲。
地与中峰近,残阳独不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以及对远方山水之美的向往。"云泉心不爽,垂日坐柴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外在环境的和谐共处,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情感上的慰藉。在"砚取檐前雨,图开异国山"中,"檐前雨"象征着纯净而又深远的意境,而"异国山"则是诗人心中的向往之地。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
"原僧招过宿,沙鸟伴长闲"一句,通过描绘僧人的招待和与大自然的亲密相处,强化了诗中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意象。同时,这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状态的生活理念。
最后,"地与中峰近,残阳独不还"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与永恒之间的对比,"中峰"代表着高远和坚实,而"残阳"则是日落时分的光线,这里通过景物描写,传递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之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意象,构建了一种宁静、超脱而又充满向往的意境。
画栋珠帘,临无地、沧波万顷。
云尽敛、西山横翠,半江沈影。
斜日明边回白鸟,晚烟深处迷渔艇。
听棹歌、游女采莲归,声相应。
愁似织,人谁省。
情纵在,欢难更。
满身香犹是,旧时荀令。
宦海归来尘扑帽,酒徒散尽霜侵鬓。
最愁处、独立咏苍茫,西风劲。
麦陇黄轻,桑畴绿暗,野桥新碧泱泱。
怕春归去,莺语燕飞忙。
风定闲花自落,穿幽径、拾蕊寻香。
曾来处,孤云翠壁,依旧挂斜阳。
客愁,知几许,唯思径醉,谁与持觞。
料文君衣带,为我偷长。
苦忆新晴昼永,闲相伴、刺绣明窗。
何时得,西风夜雨,枕簟共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