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乃说真,人作故云假。
堆叠孕奇怪,含思亦如画。
遥岑出寸碧,群岫拥而亚。
苍苔抱秀骨,尤惬时雨洒。
去来何所人,度岭策羸马。
安得无心云,经从断而挂。
日落行且休,寒岩峙孤舍。
假合虽使然,登览忧亦写。
万法资诸心,一念有神化。
缔构况融结,犹造秋与夏。
摄用还一空,何取亦何舍。
莫认假与真,外乐聊以借。
天作乃说真,人作故云假。
堆叠孕奇怪,含思亦如画。
遥岑出寸碧,群岫拥而亚。
苍苔抱秀骨,尤惬时雨洒。
去来何所人,度岭策羸马。
安得无心云,经从断而挂。
日落行且休,寒岩峙孤舍。
假合虽使然,登览忧亦写。
万法资诸心,一念有神化。
缔构况融结,犹造秋与夏。
摄用还一空,何取亦何舍。
莫认假与真,外乐聊以借。
这首诗《假山》由宋代诗人黄裳创作,通过对假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造景观的独特见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假山比拟为自然界中的奇景,同时又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天作乃说真,人作故云假”开篇即点明了自然与人工的区别,认为天成之物是真实的,人工创造的则是相对虚幻的。接着,“堆叠孕奇怪,含思亦如画”描述了假山的形态独特,蕴含着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
“遥岑出寸碧,群岫拥而亚”通过对比远近景色,表现了假山在群山之中独特的地位。“苍苔抱秀骨,尤惬时雨洒”则进一步描绘了假山的生机与和谐之美,即使是在雨水的滋润下,也显得更加生动。
“去来何所人,度岭策羸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仿佛在探索一条通往内心深处的道路。“安得无心云,经从断而挂”则以云的自由与假山的束缚形成对比,暗示了追求心灵自由的重要性。
“日落行且休,寒岩峙孤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日落时分,诗人或许在假山旁休息,感受着周围环境的静谧。“假合虽使然,登览忧亦写”则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造景观时的复杂心情,既有欣赏的喜悦,也有对现实的忧虑。
最后,“万法资诸心,一念有神化”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理解,认为一切法则都源于内心,一个念头就能引发深远的变化。“缔构况融结,犹造秋与夏”则进一步阐述了自然与人造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两者之间的融合与转化。“摄用还一空,何取亦何舍”提出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倡导一种超脱世俗、不拘泥于物质追求的生活方式。“莫认假与真,外乐聊以借”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告诫人们不应过于执着于表面的真假,而应追求内心的真正快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