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文匕首不离身,马踏长安市里尘。
重过杨家旧亭子,深悲侯氏老门人。
朱栏易主花无色,青眼逢君酒可亲。
同是中郎琴畔客,一般憔悴各沾巾。
鱼文匕首不离身,马踏长安市里尘。
重过杨家旧亭子,深悲侯氏老门人。
朱栏易主花无色,青眼逢君酒可亲。
同是中郎琴畔客,一般憔悴各沾巾。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袁相国故居访李孝甫太仆》描绘了一幅怀旧与感慨的画面。首句“鱼文匕首不离身”,暗示了主人公身份的特殊,可能暗指其曾为刺客或忠诚之士,匕首象征着他的忠诚与警惕。次句“马踏长安市里尘”则展示了他历经沧桑,走过繁华都城的痕迹。
“重过杨家旧亭子”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旧亭子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而“深悲侯氏老门人”则流露出对故人的深深哀思,以及对岁月无情的感叹。接下来,“朱栏易主花无色”以朱栏易主和花朵失色,象征着人事变迁,世事如梦。
“青眼逢君酒可亲”一句,通过“青眼”表达对知己的亲近和慰藉,借酒浇愁,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的场景。最后两句“同是中郎琴畔客,一般憔悴各沾巾”,诗人与朋友同样身为落魄之人,共同感叹命运多舛,泪眼相对,情感真挚感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袁相国故居的探访,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邯郸城头下白日,邯郸市上风萧瑟。
故垒空馀鸟雀悲,荒垣只见狐狸出。
何王坟墓对山阿,尚忆诸侯争战多。
赵客归来重毛遂,秦军老去畏廉颇。
黄尘白草宫前道,鬼火如灯夜相照。
公子秋来不见过,美人月下那闻笑。
当时冠盖激浮云,挝钟考鼓宴青春。
只今惟有邮亭树,还送年年行路人。
四十年间,问何似、古人方略。
时自笑、致身无策,疗贫无药。
世事从来如意少,宦情已比当年薄。
更不须、勋业镜中看,今非昨。眠矮榻,登高阁。
携短杖,?长杓。放屈伸由己,碧空盘鹗。
较短量长无定论,抗尘走俗非真乐。
算从前、有铁铸难成,求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