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宴清都.客枕羁愁,枯灯煮梦,郁伊善感,何以为怀。和草窗登霅川韵,不自知所言之何似也》
《宴清都.客枕羁愁,枯灯煮梦,郁伊善感,何以为怀。和草窗登霅川韵,不自知所言之何似也》全文
清 / 杨玉衔   形式: 词  词牌: 宴清都

墙倚秋千倦。斜阳下、无端心事凌乱。

莺痴绿老,鹃哀红谢,韶华逾半。

生憎欺鬓东风,青蔓染、霜丝吝换。

问连朝、饾饤阴晴,珍劝加衣谁管。

算来春色无多,三分有二,归期非远。

系春不住,柳梢眉蹙,芍围腰减。

纵教赶上江南,已孤负、探芳手眼。

更何堪、引逗情丝,飞霙弄晚。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在客居他乡时的孤独与愁绪。词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倚墙的秋千、斜阳、绿叶、红花、春风、青蔓、霜丝、阴晴不定的天气、柳梢、芍药等,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墙倚秋千倦”,开篇即点出主人公的疲惫与孤独。随后,“斜阳下、无端心事凌乱”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纷扰巧妙结合,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莺痴绿老,鹃哀红谢”两句,通过对比绿叶的老去与红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以及生命的无常。

“韶华逾半”四字,直接点明了时间的紧迫感,同时也暗含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生憎欺鬓东风,青蔓染、霜丝吝换”则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对时光无情的无奈与抗拒。通过“东风”、“青蔓”与“霜丝”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衰败,以及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问连朝、饾饤阴晴,珍劝加衣谁管”一句,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询问天气、添衣保暖,反衬出主人公在情感上的无助与孤独。接下来,“算来春色无多,三分有二,归期非远”四句,既是对春日即将逝去的惋惜,也是对归家日期的期盼,体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期待。

“系春不住,柳梢眉蹙,芍围腰减”三句,通过柳叶的细长、芍药的腰身变化,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易逝,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情感的波动与内心的痛苦。

最后,“纵教赶上江南,已孤负、探芳手眼。更何堪、引逗情丝,飞霙弄晚”四句,表达了即使能够回到故乡,也已经错过了探寻美好事物的最佳时机,而晚间的雪花更是加重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哀愁。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在异乡的孤独、愁绪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作者介绍

杨玉衔
朝代:清

1869-1943,字懿生,号铁夫、季良、鸾坡,以号行,广东香山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三十年(1904)考取内阁中书。官广西知府。民国间曾任无锡国专词学教授及香港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教授。曾从朱祖谋学梦窗,后即以笺释吴文英的《梦窗词》扬名词坛。著有《抱香室词钞》、《梦窗词笺》等。晚年蛰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娱。
猜你喜欢

清河觐皇太后慈颜

遐方异域绝纤尘,奉贽来朝悉我臣。

今日承欢尤色喜,慈闱悦豫为生民。

(0)

过宝应县

古县闉阇滨运河,安宜三度此经过。

舣舟策马从民愿,就日瞻云听彼歌。

昨岁虽云被灾小,僻乡宁鲜向隅多。

越堤逻坝原林立,蒿目脩防竟若何。

(0)

崮山叠旧作韵·其一

十日行春尽郊野,今朝发驾见山姿。

逢迎喜与峰峦近,驻跸才方卓午时。

(0)

敞晴斋

极北深山别一区,楼台总觉是清都。

秋高越致晴光敞,谷奥偏留树色殊。

既不常来太懒矣,仍教亟去底为乎。

曰予犹望门墙者,孔席惭同暇暖无。

(0)

绘韵楼

高楼万山里,绘事擅神工。

清听泉淙涧,仙声岩落风。

真堪娱耳目,那更数青红。

六法天然具,升堂王氏蒙。

(0)

静寄山房四题·其四楂梨

山中有楂秋已熟,閒庭自落声??。

野果含霜味亦佳,何必张公珍大谷。

朔桃期枣总虚誉,鸟啄鹿衔那禁渠。

莫嗤伧父馈酸味,酸味回甘甘有馀。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