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北深山别一区,楼台总觉是清都。
秋高越致晴光敞,谷奥偏留树色殊。
既不常来太懒矣,仍教亟去底为乎。
曰予犹望门墙者,孔席惭同暇暖无。
极北深山别一区,楼台总觉是清都。
秋高越致晴光敞,谷奥偏留树色殊。
既不常来太懒矣,仍教亟去底为乎。
曰予犹望门墙者,孔席惭同暇暖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位于极北深山中的独特建筑群,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楼台总觉是清都”一句,将此处与仙境相联系,表达了对环境的赞美。接着,“秋高越致晴光敞,谷奥偏留树色殊”两句,细腻地描绘了秋季的景色,阳光洒在开阔的山谷上,而山谷深处则保留着与众不同的树色,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既不常来太懒矣,仍教亟去底为乎”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景的向往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似乎在思考是否应该频繁造访。最后,“曰予犹望门墙者,孔席惭同暇暖无”一句,以孔子自比,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知识与智慧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追求学问上的不足与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自我修养和知识追求的反思。
禁中延阁龙图贵,天下名藩益部雄。
紫诏一开双渥泽,锦城重入五春风。
吏民望拜行尘外,父老喧迎喜气中。
犹指绣衣前蜀使,宛然绿发少文翁。
独当明主新才选,应记先朝旧谏工。
苏息两川遗惠在,抚柔千里宿心同。
旌旗每顺游人出,樽俎宁容座客空。
却恐江花寻未遍,已除刺史作三公。
五年西北事军书,心共青云颇负初。
老大滥随丞相后,岁寒未觉故人疏。
论情诗句空稠叠,转眼花枝欲破除。
相见不能同酒盏,春风添恨入离裾。
谈笑三年陪主帅,文章二纪在公卿。
莫辞别酒倾秦地,且听离歌唱渭城。
鞍马入关侵腊尾,宫莺到阙破春声。
朝廷拔擢贤才急,合有当涂荐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