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倪元镇画荆溪清远图·其二》
《题倪元镇画荆溪清远图·其二》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清閟高人一散仙,常留遗墨世间传。

当时曾写相思意,谁信如今重惘然。

(0)
鉴赏

此诗《题倪元镇画荆溪清远图(其二)》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描绘倪元镇的画作,表达了对艺术与情感之间深刻联系的感慨。

首句“清閟高人一散仙”,以“清閟”形容画中景象的静谧与高洁,将倪元镇比作超凡脱俗的“散仙”,暗示其作品蕴含着超然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境界。这一句既赞美了画作的高雅,也暗喻了画家的非凡才情。

次句“常留遗墨世间传”,点明了倪元镇的画作不仅在当时受到珍视,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作品成为了流传于世的文化瑰宝。这不仅是对画家技艺的认可,也是对其艺术价值的肯定。

接下来,“当时曾写相思意”,转而聚焦于画作中的情感表达。这里的“相思意”既可理解为画家个人的情感寄托,也可解读为作品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句话强调了艺术作品能够超越时空,传达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

最后一句“谁信如今重惘然”,则表达了观者面对这些作品时的复杂心情。一方面,人们可能因被画中之景深深吸引而感到愉悦;另一方面,也可能因意识到时光流逝、物是人非而产生淡淡的哀愁或感慨。这句话以问句的形式,引人深思,体现了艺术作品对观者心灵的触动和引发的深层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倪元镇画作的描绘与赞美,探讨了艺术与情感、时间与记忆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了艺术作品在跨越时空界限后,依然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放言·其十四短剑

短剑光于银,照吾面上尘。

偻松何字怪,偃柳亦名人。

石骨秋前瘦,沙痕雪后新。

丹丘多鬼血,逋子未知津。

(0)

军中怀陈长园

回首罗浮片月娟,伊人何处冷风烟。

离群忍听三秋雁,避难曾同一叶船。

杯酒不堪论往事,南溪犹忆夜流连。

几回话到中兴处,未即闻鸡已怃然。

(0)

南阳经武侯故宅·其一

眼前非复旧青徐,千载琅琊有故居。

歌舞漫悲漳水雀,风云犹忆汉江鱼。

隆中未竟生前略,箧里空藏去后书。

不尽英雄满襟泪,为君凭吊重踟蹰。

(0)

与陈全人夜坐忆在天关西园小楼

月到中庭自异明,满阶蚕影杂花行。

相看深处云千褶,判出寻常一段情。

(0)

上巳前十日微雪夜酌石巢示熊伯子桧仲子柏季子椿司马心开原籍蜀泸避乱寓楚三子两母一泸一蕲时生陟屺之叹诗以慰之·其一

家山封树梦新樊,鞠旅怀归未忍言。

细柳朱旗看白日,长镵青史度黄昏。

蜀山楚水愁予室,菉竹寒松誓自存。

未灭匈奴司马病,知无桑土及儿孙。

(0)

南澳辞郎州·其一

烟雨苍茫古渡头,辞郎谬说侍郎洲。

河山极目忠臣恨,云树迷津义士愁。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