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化万山里,山色何青青。
更于最深处,乃结一茅亭。
溪径饶芳草,旦晚饭仙苓。
澹泊有如此,曰惟养性灵。
浮化万山里,山色何青青。
更于最深处,乃结一茅亭。
溪径饶芳草,旦晚饭仙苓。
澹泊有如此,曰惟养性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山水画卷。诗人杨巍在万山之中,寻得一片幽静之地,构筑了一座简朴的茅亭。四周环绕着青葱的山色,溪流旁长满了芬芳的野草,仙苓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澹泊”二字,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认为这样的环境是滋养心灵的最佳场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探索。
古人不可见,古人琴可弹。
弹为古曲声,如与古人言。
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
横琴置床头,当午曝背眠。
梦见一丈夫,严严古衣冠。
登床取之坐,调作南风弦。
一奏风雨来,再鼓变云烟。
鸟兽尽嘤鸣,草木亦滋蕃。
乃知太古时,未远可追还。
方彼梦中乐,心知口难传。
既觉失其人,起坐涕汍澜。
寒日照穷巷,荆扉晨未开。
惊闻远方信,有客渡江来。
开缄复何喜,宛若见琼瑰。
一尔乖出处,未尝持酒杯。
官闲隐朝市,岁暮惨风埃。
音书日可待,春雁暖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