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照穷巷,荆扉晨未开。
惊闻远方信,有客渡江来。
开缄复何喜,宛若见琼瑰。
一尔乖出处,未尝持酒杯。
官闲隐朝市,岁暮惨风埃。
音书日可待,春雁暖应回。
寒日照穷巷,荆扉晨未开。
惊闻远方信,有客渡江来。
开缄复何喜,宛若见琼瑰。
一尔乖出处,未尝持酒杯。
官闲隐朝市,岁暮惨风埃。
音书日可待,春雁暖应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答梅圣俞》,描绘了诗人清晨收到远方友人书信的惊喜之情。首句“寒日照穷巷,荆扉晨未开”以清冷的阳光和寂静的巷陌,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当听到有客从江边渡来带来书信,诗人的心情瞬间被触动,"惊闻远方信"四字透露出期待与意外。
打开信封,诗人仿佛见到珍贵的瑰宝,“开缄复何喜,宛若见琼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信件内容的欣喜。然而,由于公务繁忙,诗人虽渴望相聚,却无法放下职责,“一尔乖出处,未尝持酒杯”。他感叹自己身在官场,即使身处繁华的都市,内心却充满孤独与落寞。
“官闲隐朝市,岁暮惨风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岁月流逝中感受到的凄凉。最后两句“音书日可待,春雁暖应回”寄寓了对未来的希望,期待着与友人音信往来,春天来临,大雁南回,或许能带来相聚的可能。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柳条待腊,甚卷帘、西风未损寒葩。
晴爱冬暄,艳含秋色,分明栗里人家。晚香愈佳。
掩画屏、深贮明霞。
笑髯仙、四海知名,满头霜雪一枝斜。
分与意园诗老,想南窗抱膝,小侧乌纱。
潭水延年,瓶花多寿,欣逢扫雪煎茶。暗添岁华。
谱喜神、何独梅花。算东篱、日日重阳,酒须千斛赊。
五十平头矣。傍青灯、摩挲病眼,废书而起。
就使刘郎窥宓枕,也似看花雾里。
是谁把、轻冰琢洗。
醉缬狂花收拾净,剪双瞳、还我秋江水。
犹自有,少年意。抄书试写桃花纸。
笑依然、丹黄满目,短檠身世。
加上一重殊不恶,包老灯笼逊此。
便从此、目虾相倚。
牙仗须梳同检点,更美人、赠我荷囊紫。
同系在,吴襟底。
天津市,镫火隘通衢。中有隐人居。
一枝漫拟同巢父,千间犹欲庇寒儒。
是谁能,将此意,写成图。想时傍、元规楼畔坐。
又还著、元龙楼上卧。风月夜,啸歌徐。
海波宽处驯鸥鸟,芸笺香里伴蟫鱼。
问先生,秦火后,读何书。
墙绕冬青,记联袂旧游,来问邻里。
讶照水离披,隐枝酸子。
低舫閒眠消酒困,骤听急雨跳珠碎。帘钩起。
夕照影流,摇漾青紫。休拟。渔郎生计。
叹仙源路杳,无处堪避。似去国兰成,将愁料理。
蕉萃行吟日暮,赋江南后才难继。空回指。
碧淡晚云千里。
青阳已过时,红榴吐萼,菖蒲抽箭。
渐觉南薰,暮朝吹入庭院。密叶疑张翠伞。
对此景、只教魂断。
素纨竹枕,浮瓜沈李,忍负清游愿。心羡。
来去将雏燕。正衔泥池曲,叠巢呼伴。
顾影凄迷,旧欢处处堪恋。相望天遥地远。
叹无非、利名驱遣。梦中怕见。杨花乱逐飘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