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带愁时影,诗藏别后笺。朱楼人去绿阴圆。
剩有一双飞燕,占住旧秋千。
玉梦谁招得,银河但渺然。模糊心事十年前。
记得黄昏,记得藕花天。
记得酒醒时候,罗幌月如烟。
画带愁时影,诗藏别后笺。朱楼人去绿阴圆。
剩有一双飞燕,占住旧秋千。
玉梦谁招得,银河但渺然。模糊心事十年前。
记得黄昏,记得藕花天。
记得酒醒时候,罗幌月如烟。
这首《喝火令》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首句“画带愁时影”,通过“画”与“愁”相融,暗示了画面中的情感色彩,可能是人物画像或壁上的画,承载着词人深深的哀愁。次句“诗藏别后笺”,进一步强调了文字中蕴含的离别之情,仿佛每一行诗句都隐藏着离别的痕迹。
“朱楼人去绿阴圆”描绘了空寂的场景,朱红色的楼阁失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只剩下绿树成荫,显得格外冷清。“剩有一双飞燕,占住旧秋千”借飞燕之物,寓言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那曾经的欢乐时光似乎只有这对燕子还在记忆中盘旋。
下片“玉梦谁招得,银河但渺然”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人的思念,如同梦境般遥不可及,银河浩渺,象征着难以跨越的距离。“模糊心事十年前”将思绪拉回到十年前,那时的心事如今已模糊不清,但仍然清晰记得那些美好的时光。
最后两句“记得黄昏,记得藕花天。记得酒醒时候,罗幌月如烟”,以黄昏、藕花、酒醒和朦胧月色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温馨而略带感伤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黄燮清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回忆的穿插,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展现了词人在时空流转中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