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滩头路,三千里外身。
如何满船月,常照异乡人。
神剑占新气,仙槎问旧津。
小臣重王事,陟险敢辞频。
十八滩头路,三千里外身。
如何满船月,常照异乡人。
神剑占新气,仙槎问旧津。
小臣重王事,陟险敢辞频。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十八滩(其三)》描绘了诗人身处千里之外的艰辛旅程,通过十八滩的险阻象征人生的坎坷。首句“十八滩头路”形象地展示了旅途的艰难,而“三千里外身”则强调了诗人离家之远。接下来的“如何满船月,常照异乡人”运用了月光这一常见意象,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月亮的永恒也暗示了诗人漂泊的孤独。
“神剑占新气,仙槎问旧津”两句,诗人借神话中的神剑和仙槎,寓言自己追求理想或寻找归宿的心志,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命运的好奇与探索。最后一句“小臣重王事,陟险敢辞频”,诗人以“小臣”自谦,表明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为了国家大事,即使面临艰险也毫不犹豫,显示出忠诚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羁旅之苦,又有为国效力的决心,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六阙表门荣,华林地气灵。
乌衣王氏族,玉树谢家庭。
邹鲁多亟犬,荀陈更聚星。
怡神虚室白,讲学夜灯青。
篇籍巾箱满,弦歌里巷听。
兰堂时合宴,槐市正谈经。
丹井通仙穴,西山接翠屏。
烟萝皆胜概,何日扣岩扃。
出郭屏仆从,取径问樵牧。
短松新被冈,青嶂远遮屋。
鸡犬无四邻,日月自两毂。
阿师厌机缘,脱迹谢尘俗。
是心大圆明,一室了具足。
汲泉烹细芽,支铛炊脱粟。
默坐契从三,诸方付藏六。
我来同友生,得饱径眠熟。
稍为微风醒,已叹畏景促。
买山知几时,所惜负松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