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岩》
《灵岩》全文
宋 / 宋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抖擞尘衣访古踪,扪萝涉崄彻灵峰。

寒堆泰岳千岩雪,清绕方山十里松。

泉顶客回闻法鼓,云堂僧起动斋钟。

如来元现因明处,直在人天第一重。

(0)
翻译
抖落身上的尘土去探访古老的遗迹,攀援藤萝翻越险峻的山峰直到灵峰顶。
寒冷的积雪覆盖着泰山的千座岩石,清澈的溪流环绕着方圆十里的松林。
山顶的游客归来听到佛法诵读的声音,云堂中的僧侣起身敲响斋戒的钟声。
如来的真身原来就存在于智慧的显现之处,它就在人间与天界的最崇高境界。
注释
尘衣:指旅途中的尘土沾染的衣服。
古踪:古代的遗迹或踪迹。
扪萝:用手摸着藤萝,形容山路崎岖。
泰岳:指泰山,五岳之一。
法鼓:佛教中用于诵经的鼓声。
云堂:僧侣居住的高雅场所。
如来:佛教中的最高佛祖。
因明处:佛教逻辑学和论证方法。
人天:人间与天界。
第一重:最高的层次或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中寻访古迹的景象,充满了清净脱俗之美。开篇“抖擞尘衣访古踪”表明诗人穿越尘世,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追寻历史的痕迹。“扪萝涉崄彻灵峰”则形象地描绘了攀爬山岩、穿越丛林,直达心灵深处的那座神秘的灵峰。

接下来的“寒堆泰岳千岩雪,清绕方山十里松”展示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积雪覆盖着泰山的每一岩石,而远处的方山则被松林环绕,气氛清新而又神圣。

“泉顶客回闻法鼓,云堂僧起动斋钟”此处描写了诗人在泉水之巅听到寺院里的法鼓声响,僧侣们随着钟声起身准备早课。这里展现了一种宗教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如来元现因明处,直在人天第一重”则透露出诗人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如同佛陀本有的真理,在清晰明了之处显现,而这份悟性正是连接人间与天堂最直接的途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高度的意境。

作者介绍

宋逸
朝代:宋

宋逸,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宣和间曾游灵岩。事见《灵岩志》卷三。
猜你喜欢

寄张云松

关塞风尘暗,山林出处难。

生涯谋钓艇,世事笑儒冠。有酒?长醉,无衣度苦寒。

南山有奇士,扣角夜漫漫。

(0)

闲居感旧二首·其一

四牡横奔驭者谁,委衔无乃昧先几。

廉颇不念私仇后,商鞅才知首法非。

汉业几年专仗钺,楚歌中夜竟沾衣。

可怜日晏蓬莱殿,目断南云奏凯归。

(0)

秦陇道中

问俗昔曾过陇山,西征今复出秦关。

雁声叫日迷寒渚,枫叶经霜带醉颜。

世路羊肠千里曲,功名蜗角几人闲。

林间鹦鹉能言语,笑我年来两鬓斑。

(0)

独饮效陶

开轩对嘉树,散发坐清阴。

邻家送美酒,一笑还自斟。

聊兹舒性情,岂复较浅深。

凉风树上至,为吾弦素琴。

(0)

闻鸟

入户闻啼鸟,芳园三五家。

竹阴苔没砌,庭静蝶争花。

篱菊春芽茁,亭槐午影斜。

凭高遥送目,夕照数归鸦。

(0)

闻雁

一枕何能得,长愁至不禁。

鱼龙残夜笛,风雨急秋砧。

天入萧森气,人兼去住心。

湖南有新雁,作意送悲音。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