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春光尽,如君惜别何。
树头花片少,林外鸟声多。
抚景频移席,怡云独放歌。
明年知此日,还向客中过。
九十春光尽,如君惜别何。
树头花片少,林外鸟声多。
抚景频移席,怡云独放歌。
明年知此日,还向客中过。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俨所作的《别春》。诗中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惜别之情。
首句“九十春光尽”点明了春天即将结束,时光匆匆。接着“如君惜别何”一句,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不舍和惋惜。接下来的两句“树头花片少,林外鸟声多”,通过对比,描绘了春天逐渐消逝的景象:树上的花朵逐渐凋零,而远处的鸟鸣声却更加密集,营造出一种春天即将远去的氛围。
“抚景频移席,怡云独放歌”则展现了诗人面对春光渐逝时的情感状态。他频繁地移动座位,试图留住春天的痕迹;在云间独自高歌,表达对春天的依依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明年知此日,还向客中过”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一年的期待,希望能在相同的季节、相似的环境中再次体验春天的美好,寄托了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沿山西行日光断,一松如龙黑天半。
松根一龙干九龙,欲攫台殿凌虚空。
虬枝北出风力驶,五里亭边落松子。
苍然一顶常宿云,巢鹤不敢呼其群。
枝蟠入石石不知,石窾常见生灵芝。
年深力厚触山破,根断犹穿北山过。
客行破晓即看松,高下楼阁清光中。
南枝迎阳日气浓,北枝腊雪犹未融。
倦时眠松根,醒时看松色。
山僧爱松亦如客,隔岁松花饷人食。
一株旁倚态亦奇,偃盖静觉春阴移。
复有一株云气重,一风微吹干俱动。
其余八九纵复横,倾耳总作龙吟声。
初唐武德至今远,山古寺古涛声平。
我留三宿非爱山,松下百匝偏忘还。
君不见看松如我亦无两,黄海终南各千丈。
《戒坛古松歌》【清·洪亮吉】沿山西行日光断,一松如龙黑天半。松根一龙干九龙,欲攫台殿凌虚空。虬枝北出风力驶,五里亭边落松子。苍然一顶常宿云,巢鹤不敢呼其群。枝蟠入石石不知,石窾常见生灵芝。年深力厚触山破,根断犹穿北山过。客行破晓即看松,高下楼阁清光中。南枝迎阳日气浓,北枝腊雪犹未融。倦时眠松根,醒时看松色。山僧爱松亦如客,隔岁松花饷人食。一株旁倚态亦奇,偃盖静觉春阴移。复有一株云气重,一风微吹干俱动。其余八九纵复横,倾耳总作龙吟声。初唐武德至今远,山古寺古涛声平。我留三宿非爱山,松下百匝偏忘还。君不见看松如我亦无两,黄海终南各千丈。
https://shici.929r.com/shici/UMr3Vt.html
石梁横亘如长虹,青芝白石披蒙茸。
不知何年策尔五丁力,天惊石破悬玲珑。
我来山中秋已杪,山前木落秃如扫。
不见当年伐木人,空余断碣横秋草。
盘盘一径入空青,欲散不散烟冥冥。
日月雷雨走其下,龙归时复闻膻腥。
俯视鳞鳞见城郭,旷哉天地何寥廓。
仙子樵人虽不存,已觉胸中去黏缚。
吁嗟乎,神仙之说亦太奇,残星半局沧桑移。
摩挲石枰三太息,松风浩浩云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