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晚即事·其三》
《秋晚即事·其三》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霜树今无一叶留,日边云暗使人愁。

独怜扬子湾头岸,犹有黄花恋晚秋。

(0)
注释
霜树:经霜后的树木,叶子已经凋零。
日边:指太阳附近,可能象征远方或朝廷。
云暗:乌云密布,象征愁绪或不祥之兆。
扬子湾头岸:扬子江边的某个地点,可能是具体地名。
黄花:指菊花,因其在秋季盛开,常象征坚韧和高洁。
恋晚秋:对晚秋的依恋,可能暗示诗人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怀念。
翻译
霜冻的树木如今已不再有叶子留存,太阳附近的乌云让人感到忧郁。
特别喜爱扬子江畔的岸边,那里仍有菊花依恋着晚秋的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感慨。"霜树今无一叶留"一句,以冰霜覆盖的树木为背景,突显出季节的更迭和生命力的脆弱,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没有一片叶子作为秋意的象征。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常。

"日边云暗使人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天气的阴霾,日光被云层遮蔽,使得整个秋景显得更加沉郁。这里的“愁”,不仅是对外界景象的直接反应,更是诗人内心复杂情绪的写照。

"独怜扬子湾头岸"一句,转向了具体的地理环境——扬子江边(即长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独自的怜悯之情。"怜"字用得极为精妙,它不仅包含对景物的同情,更蕴含着一种深切的情感投入。

最后,"犹有黄花恋晚秋"则是对这种哀愁情绪的一个转折。尽管大自然已经进入了深秋,但在扬子江边的某个地方,还有一些黄色的花朵在坚守着它们的生命力,与即将到来的寒冬做最后的抗争。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生命顽强意志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对于希望与坚持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万物凋零的哀愁,以及面对这种自然规律时所保持的情感态度和精神力量。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点绛唇

湖上人家,三三两两斜阳外。韶光何快。

四月樱桃卖。柳舞花飞,一水萦衣带。愁如海。

仙源堪爱。可许人游再。

(0)

石州慢.希明姊东游,眷怀故国,触绪兴悲。既返旧京,来书道念,作此寄之

海上行歌,蓬岛赋诗,搴裳高举。

羡他破浪乘风,不负频年羁旅。

山川信美,祗恐异国飘零,仲宣郁郁终怀土。

袖里有乾坤,又飘然归去。延伫。

燕云万里,目断锦鳞,渺渺云树。

多少閒情,欲说又还无语。

风云大陆,梦里起舞闻鸡,抚时我亦愁如许。

何日便同游,诉满怀离绪。

(0)

普陀幻住庵

磬声飘出半林闻,中有茅庵隐白云。

几树秋声虚槛度,数竿清影碧窗分。

閒僧煮茗能留客,野鸟吟松独远群。

此日已将尘世隔,逃禅漫学诵经文。

(0)

重九大风

有处可寻菊,还当冒雨行。

久因诗兴懒,徒觉海潮鸣。

人以悲秋老,身当避地轻。

不堪佳节度,休著孟嘉名。

(0)

感怀·其三

不改栖迟趣,偏因诗酒降。

晨风摇远树,夜月照寒缸。

地静长留古,心幽岂逐尨。

兴来怀友处,结韵老梅桩。

(0)

远离朔漠到中州,万里悠悠集侣俦。

带月影沈湘水夜,叫云声断楚天秋。

菰田米熟堪充饱,芦渚花深得自由。

最是客边愁绝处,凄凉飞过夕阳楼。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