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千年后,桑阴满涿州。
乱山空北向,大火已西流。
遗恨三分国,英风百尺楼。
里人牲酒奠,想像衮龙浮。
古庙千年后,桑阴满涿州。
乱山空北向,大火已西流。
遗恨三分国,英风百尺楼。
里人牲酒奠,想像衮龙浮。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楼桑庙》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庙宇历经千年沧桑,坐落在桑树成荫的涿州之地。诗人通过"乱山空北向",暗示庙宇面对的北方已非往昔景象,而是群山错落,时空变迁。"大火已西流"暗指夕阳西下,寓示着历史的流转和时光的无情流逝。
诗中提到的"遗恨三分国",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分裂与纷争,表达了对那段历史的感慨。"英风百尺楼"则赞美了庙中可能供奉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精神气节如同百尺高楼,永垂不朽。最后,"里人牲酒奠"写出了当地百姓对这些英雄的敬仰,每年祭祀时献上酒肉,寄托哀思与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楼桑庙为载体,融合了历史典故与现实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英雄的缅怀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