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出城来日未西,百花丛底草萋萋。
游人过尽归来晚,行遍苏公十里堤。
偶出城来日未西,百花丛底草萋萋。
游人过尽归来晚,行遍苏公十里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郊野图景。"偶出城来日未西"表达了诗人偶然间走出城市,享受傍晚前的阳光。"百花丛底草萋萋"则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其中百花竞放,而地面上的野草随风摇曳。
"游人过尽归来晚"透露出诗人观察到的行人们在日暮时分纷纷归去的情景,显得十分闲适。最后一句"行遍苏公十里堤"则是诗人亲身经历,漫步于古代文学家苏轼曾经游走过的堤岸之上,这里的"十里堤"既可能是实指某处,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景物的无限延伸。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一幅春日郊外的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情留恋。
社燕初归,嫩黄才吐,却早占春一半。
栏杆独凭,袅袅柔丝,最是共人肠断。
何事昼长梦回,轻染纤蛾,便成悽惋。
怕秋来万里,飘零无主,马蹄声远。
曾说与、芍药开前,青梅熟外,种种绿繁红倦。
丝风院落,潺雨黄昏,一叶蕉痕长捲。
多少幽情,付伊刚耐春寒,又凝春怨。
向清池影里,闲逗疏星几点。
一碧影摇空,捲晴烟,恰似奁开清晓。
昨夜报方生,村南北、已把游尘净扫。
棹歌何处,鸳鸯惊散圆沤小。
梅雨几番添几尺,渐没汀洲芳草。
坐来天上浮查,指弯环溪路,仙源近了。
萍藻半浮沉,苔矶湿、知有浣纱人到。相思渺渺。
桃花溪上离筵悄。
倘见渔郎须问讯,流过落红多少。
苦鹤瑶天泣。洒秋风、苍崖窅窅,冷薶残魄。
果是忧昙才一见,已见冰霜高节。
谁更写、愁红怨碧。
剩得缠绵词一卷,唱秋坟、山鬼应啼血。
黄鹄眼、泪潜滴。春容依约还如昔。
爇心香、莲华供奉,庄严仙骨。
情到十分原殉义,历遍粉灰香劫。
抵多少、生天成佛。
只我伤心缘甚事,断肠碑、怕检胭脂。
华月冷、度帘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