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驾雕舆出禁中,仙原黼帐结行宫。
金支羽卫桥山驻,玉碗灵筵隧道通。
汉主此时亲上食,小臣何处泣遗弓。
更闻云起悲歌就,不是汾游睿藻雄。
法驾雕舆出禁中,仙原黼帐结行宫。
金支羽卫桥山驻,玉碗灵筵隧道通。
汉主此时亲上食,小臣何处泣遗弓。
更闻云起悲歌就,不是汾游睿藻雄。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帝驾临七陵的庄严肃穆场景。首句“法驾雕舆出禁中”,以“法驾”和“雕舆”形容皇帝出行的隆重与尊贵,从皇宫出发,展现出帝王出行的独特气派。接着“仙原黼帐结行宫”,描述了在仙山原野间搭建华美的帐篷作为临时行宫,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金支羽卫桥山驻,玉碗灵筵隧道通”,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护卫与仪式,金光闪耀的旗帜和羽饰,以及在山桥处驻足,通过隧道时灵筵的铺设,显示出整个行程的精心布置和神圣庄严。
“汉主此时亲上食,小臣何处泣遗弓”,这里借用了汉代的故事,表达了皇帝亲自为随从提供食物的慈爱与关怀,同时也暗含了对先帝的怀念,小臣因思念已逝之君而哭泣,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权力传承的感慨。
最后,“更闻云起悲歌就,不是汾游睿藻雄”,云层中传来悲壮的歌声,这不仅仅是对逝去时光的哀悼,也是对帝王巡游意义的深刻反思,不是简单的游乐,而是蕴含着历史的责任与文化的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帝王巡陵的宏大场面及其背后的历史情感与文化内涵,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宫廷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