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端阳也自娱,呼童沽酒汎菖蒲。
家园咫尺汀芦外,艾虎朱丝事事无。
客里端阳也自娱,呼童沽酒汎菖蒲。
家园咫尺汀芦外,艾虎朱丝事事无。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陈泰来在异乡过端午节的情景。首句“客里端阳也自娱”,点明了诗人身处他乡,却依然能够自我娱乐,展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次句“呼童沽酒汎菖蒲”,通过唤童买酒、泛菖蒲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节日氛围的享受和融入。
后两句“家园咫尺汀芦外,艾虎朱丝事事无”,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虽然家就在不远的汀芦之外,但端午节的习俗如佩戴艾虎、系朱丝等,却在异乡无法体验到,这使得诗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哀愁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比异乡与家乡的端午节场景,既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又蕴含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情感细腻而丰富。
北望瀚海何艰哉,龙蛇杂糅兼风霾。
排天巨浪声如雷,长船大舰为之催。
凌空喷石杂飞雨,幽岩白昼号鬼妪。
砥柱顿折崩沙流,惊人骇兽相视莫先语。
我亦欲乘桴凌此万里渚,颠猿僵踣不敢前。
孤鸟却顾愁铩羽,嗟哉海势奚尔然。
历姬不扬波,当尧乃滔天。
坤灵海若不尔谬且颠,岂有黠蛟老毒潜深渊。
谁能豁浮云,扶日当空悬。
斯道果流离,举世多瓦全。
及此始知大禹功不细,孟轲拯溺称大贤。
九原大叫不可作,伊当为谁者执鞭。
鞭亦不可执,意亦竟不舒。
浊水会有清,上智本非愚。
哀哉岌岌乎,谁能下坂回奔车。
春服仍卫病,坐与童冠违。
暖绿虽决决,风咏未同归。
转盼百花尽,轻绵逐人飞。
新鸦已出巢,习习有光辉。
人生非彭乔,昔鬓今已非。
若欲筑高台,高台竟何为。
六贵岂无绂,五侯亦分圭。
往者繁盛名,所遇多湮微。
东南爽气发,柔桑绿成围。
欲适千古意,未可厌深杯。
晨暾映林薄,庭除鸟微喧。
鸡号犹未倦,宛转登高垣。
严气尚欺柳,宁到荷与萱。
时复古壁上,土花回绿痕。
岁月感徂迈,幽衷难具论。
坐使壮夫颜,青铜照霜根。
冯衍已不偶,袁丝意徒繁。
何处商山芝,复近东陵园。
策杖一长往,居然谢尘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