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路山突兀,众山之所望。
懒融不下山,揖山会虚堂。
大空出盘嬉,小空时侍傍。
我游瞻铁凤,力尽随木羊。
石窗非人世,意欲淩风翔。
巉巉窗中人,出定发有霜。
过眼几浮烟,关身一禅床。
教我安心法,入鸟不乱行。
似知使君尊,起炷柏子香。
陇云亦堪寄,分作我归装。
好在窗前竹,伴师老苍苍。
转路山突兀,众山之所望。
懒融不下山,揖山会虚堂。
大空出盘嬉,小空时侍傍。
我游瞻铁凤,力尽随木羊。
石窗非人世,意欲淩风翔。
巉巉窗中人,出定发有霜。
过眼几浮烟,关身一禅床。
教我安心法,入鸟不乱行。
似知使君尊,起炷柏子香。
陇云亦堪寄,分作我归装。
好在窗前竹,伴师老苍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岘山的所见所感。首句“转路山突兀,众山之所望”展现了山路崎岖,山势陡峭,成为周围群山瞩目的焦点。接着,“懒融不下山,揖山会虚堂”表达了诗人对山的敬仰和不愿轻易离开的决心,他选择在山顶的虚无之堂与山神交流。
“大空出盘嬉,小空时侍傍”运用了空灵的意象,形容天空的广阔和山间空隙的微妙关系,诗人仿佛在与天空玩耍,而小空隙则如侍从般陪伴左右。诗人游历中见到“铁凤”和“木羊”,象征着神秘和力量的极限,自己也因疲惫而随其而行。
“石窗非人世,意欲淩风翔”写出了山中的静谧与超凡,诗人渴望像飞鸟一样凌风而行,远离尘世。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山中僧人的生活,他们超脱世俗,专注于禅定,窗外的“几浮烟”和“一禅床”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最后,诗人感叹佛法的力量,能让人安心,如同点燃的柏子香,带来内心的平静。他将山中的美好景色和禅意寄予“陇云”,希望带回一些山的清寂给自己。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伴随自己度过岁月的青竹的深深眷恋,寓意着对师友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岘山的壮丽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禅宗思想,展现出宋代文人游历山水时的内心世界。
佐郡愧顽疏,殊方亲里闾。
家贫寒未度,身老岁将除。
过雪山僧至,依阳野客舒。
药陈随远宦,梅发对幽居。
落日栖鸮鸟,行人遗鲤鱼。
高文不可和,空愧学相如。
东道常为主,南亭别待宾。
规模何日创,景致一时新。
广砌罗红药,疏窗荫绿筠。
锁开宾阁晓,梯上妓楼春。
置醴宁三爵,加笾过八珍。
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
辉赫车舆闹,珍奇鸟兽驯。
猕猴看枥马,鹦鹉唤家人。
锦额帘高卷,银花盏慢巡。
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
敛翠凝歌黛,流香动舞巾。
裙翻绣鸂鶒,梳陷钿麒麟。
笛怨音含楚,筝娇语带秦。
侍儿催画烛,醉客吐文茵。
投辖多连夜,鸣珂便达晨。
入朝纡紫绶,待漏拥朱轮。
贵介交三事,光荣照四邻。
甘浓将奉客,稳暖不缘身。
十载歌钟地,三朝节钺臣。
爱才心倜傥,敦旧礼殷勤。
门以招贤盛,家因好事贫。
始知豪杰意,富贵为交亲。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唐·白居易】东道常为主,南亭别待宾。规模何日创,景致一时新。广砌罗红药,疏窗荫绿筠。锁开宾阁晓,梯上妓楼春。置醴宁三爵,加笾过八珍。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辉赫车舆闹,珍奇鸟兽驯。猕猴看枥马,鹦鹉唤家人。锦额帘高卷,银花盏慢巡。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敛翠凝歌黛,流香动舞巾。裙翻绣鸂鶒,梳陷钿麒麟。笛怨音含楚,筝娇语带秦。侍儿催画烛,醉客吐文茵。投辖多连夜,鸣珂便达晨。入朝纡紫绶,待漏拥朱轮。贵介交三事,光荣照四邻。甘浓将奉客,稳暖不缘身。十载歌钟地,三朝节钺臣。爱才心倜傥,敦旧礼殷勤。门以招贤盛,家因好事贫。始知豪杰意,富贵为交亲。
https://shici.929r.com/shici/drSUla.html
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
凭轩东南望,鸟灭山重重。
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
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
即此可遗世,何必蓬壶峰。
杏为梁,桂为柱,何人堂室李开府。
碧砌红轩色未乾,去年身殁今移主。
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卢将军。
素泥朱版光未灭,今日官收别赐人。
开府之堂将军宅,造未成时头已白。
逆旅重居逆旅中,心是主人身是客。
更有愚夫念身后,心虽甚长计非久。
穷奢极丽越规模,付子传孙令保守。
莫教门外过客闻,抚掌回头笑杀君。
君不见马家宅,尚犹存,宅门题作奉诚园。
君不见魏家宅,属他人,诏赎赐还五代孙。
俭存奢失今在目,安用高墙围大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