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
凭轩东南望,鸟灭山重重。
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
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
即此可遗世,何必蓬壶峰。
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
凭轩东南望,鸟灭山重重。
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
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
即此可遗世,何必蓬壶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开篇“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表明诗人在一座宁静的亭子里,获得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心灵状态。“凭轩东南望,鸟灭山重重”则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视野和心境之广阔。接下来的“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细腻地刻画出自然界的清新与宁静,以及这种环境对诗人情感的熨帖。
至于“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则透露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得内心的平和与快乐,这种境界正是他所追求的生命真趣。末了的“即此可遗世,何必蓬壶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所动的心态,认为只要能在现实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就无需追求那些虚幻的、高不可攀的目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写,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行子岂知烟水劳,西风独自泛征艘。
酒醒孤馆秋帘卷,月满寒江夜笛高。
黄叶梦馀归朔塞,青山家在极波涛。
去年今日逢君处,雁下芦花猿正号。
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楼歌酒换离颜。
他时欲寄相思字,何处黄云是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