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应是念农夫,万顷黄云著地铺。
有谷未为儿女计,半偿私债半官租。
老天应是念农夫,万顷黄云著地铺。
有谷未为儿女计,半偿私债半官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夫在收获季节的生活场景。开篇“老天应是念农夫,万顷黄云著地铺”两句,通过神化的手法表达了对农民劳动成果的赞美与尊重。这里的“老天”指的是上天或自然,意在强调大自然恩赐给予农民的丰收。
接着,“有谷未为儿女计,半偿私债半官租”两句,则深刻地揭示了农夫在获得粮食后的现实困境。尽管劳作得来粮食,但这并非完全属于他们个人或家庭,而是要用于还清私人借款和缴纳国家税收。这不仅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沉重负担,也暗示了社会经济结构对底层人民的压迫。
诗中没有直接表达的情感,却通过对比丰收与农夫实际所得之间的差距,传递出一种深刻的同情和批判。这样的写法既展示了作者叶茵对农民生活困境的关注,也体现了其在艺术表现上的含蓄和力度。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
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
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
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谁与幽人煖直身,筠笼冲雪送乌薪。
烦君笑领婆欢喜,探借新年五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