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足馀閒,游山消四刻。
攀跻众已劳,岩轩于以息。
奚藉春物芳,爱兹太古色。
譬如灵圉流,千岁面常泽。
属咏此恒多,满屋壁待泐。
新春足馀閒,游山消四刻。
攀跻众已劳,岩轩于以息。
奚藉春物芳,爱兹太古色。
譬如灵圉流,千岁面常泽。
属咏此恒多,满屋壁待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利用春日余闲,游山玩水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新春足馀閒”点明了时节与心境,春天的到来为诗人提供了充裕的休闲时光。接着,“游山消四刻”则展现了诗人利用这闲暇时光,漫步山间,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攀跻众已劳,岩轩于以息”,诗人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劳累与最终在岩石小屋中得到休息的惬意。
“奚藉春物芳,爱兹太古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认为无需依赖春天的芬芳,对古老的自然景色就已心生欢喜。此处“太古色”指的是原始、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自然风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原始状态的向往和珍视。
“譬如灵圉流,千岁面常泽”运用比喻,将自然界的流水比作永恒不变的灵圉(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强调了自然之美超越时间,历久弥新。最后,“属咏此恒多,满屋壁待泐”则表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丰富,以至于满屋的墙壁都挂满了他所创作的诗歌,形象地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和持久的创作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游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永恒自然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