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殿试罢赋》
《殿试罢赋》全文
元 / 宋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玉堂松桧带晨霞,遥望宸严共拜嘉。

逢掖诸生袍立鹄,未央清问墨翻鸦。

扶摇九万风斯下,礼乐三千日未斜。

从此君王识名姓,烟波惭愧旧渔家。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本的《殿试罢赋》描绘了科举考试结束后,新进士们在皇宫前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殿试后的喜悦与荣耀。

首句“玉堂松桧带晨霞”,以“玉堂”象征皇宫,松桧则为高洁之树,晨霞则为美好景象,整体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祥和的氛围。接着,“遥望宸严共拜嘉”,描述了考生们对皇帝的敬仰之情,以及他们共同的喜悦。

“逢掖诸生袍立鹄”一句,通过“逢掖”(古代读书人的服饰)和“鹄”(天鹅,象征纯洁),形象地描绘了考生们的装束和气质,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纯洁的心志和对知识的追求。

“未央清问墨翻鸦”中的“未央”指皇宫,此处借指殿试现场,“清问”意味着皇帝的询问,而“墨翻鸦”则是形容考生们奋笔疾书的情景,墨水如同飞舞的乌鸦,生动地展现了考场上的紧张与激烈。

“扶摇九万风斯下”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比喻新进士们通过殿试,如同大鹏展翅,一飞冲天,成功步入仕途。“礼乐三千日未斜”则表达了新进士们在皇帝面前展示才华,享受着礼乐的盛宴,时间仿佛静止,美好而短暂。

最后,“从此君王识名姓,烟波惭愧旧渔家”两句,点明了科举考试对于个人命运的改变,新进士们从此受到皇室的赏识,而他们也感念自己的出身,对过往的平凡生活表示谦逊与感激。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科举制度的公平与荣耀,也体现了个人成长与社会变迁的主题。

作者介绍

宋本
朝代:元

宋本[元](公元一二八一年至一三三四年)字诚夫,大都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卒于惠宗元统二年,年五十四岁。自幼颖拔。稍长,读书穷日夜,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至治元年(公元一三二一年)策士,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泰定元年,(公元一三二四年)除监察御史,以敢言称。
猜你喜欢

遇刘朴夫

坐逢春已晚,留滞杨州郭。

独立望寒潮,江空夏云作。

云中忽见君,来帆广陵落。

自携兰陵酒,殷勤为余酌。

新诗别更奇,玉貌看犹昨。

白雨洒开轩,红镫照垂幕。

非赖此流连,何能忘萧索。

(0)

田家春兴·其一

湖山岂不美,最喜是田家。

过雨修春耒,临溪转水车。

东阡芄绿毯,西陌簇黄花。

揽结真娱意,端胜玩物华。

(0)

法螺寺

前朝跋山路,法螺近咫尺。

却为游华山,竺庵暂虚掷。

灵岩今返跸,取便寻幽适。

牝谷才几曲,便觉仙凡隔。

石泉常似咽,磴道不嫌窄。

别室亦潇洒,松竹有佳色。

微辨来时路,下盘绿云隙。

(0)

㟃峿山·其三

举目崇椒缥缈间,爱他画意已吴山。

东风策马寻前路,鞭影仍留片晌閒。

(0)

登吹台八韵

京国探遗迹,丰碑谓已摧。

何期得古最,果足畅今来。

胜日停銮跸,凌晨陟吹台。

传踪思颉旷,作赋羡邹枚。

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

寻廊揽郊郭,俯楯极崔嵬。

杜子真豪矣,梁王安在哉。

无须命长笛,为恐豫云开。

(0)

登缑山极目

缑岭巃嵷嵩岳连,传闻子晋此升仙。

割来太室三分秀,望去清伊一带绵。

欢豫民情他阆苑,菁芊麦色我芝田。

孜孜求治犹多愧,无暇重翻学道篇。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