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润乍晴天,帘卷画堂风月。
珠翠共迷香雾,是长年时节。
瑶池清夜宴群仙,鸾笙未吹彻。
西母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结。
梅润乍晴天,帘卷画堂风月。
珠翠共迷香雾,是长年时节。
瑶池清夜宴群仙,鸾笙未吹彻。
西母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结。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宴会图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如梅、帘、画堂、风月等,以构建出一个既神秘又充满诗意的场景。
"梅润乍晴天,帐卷画堂风月。" 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自然界变化(晴空与帷幕内外)和细腻的情感渲染(“润”、“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珠翠共迷香雾," 此句中,“珠翠”象征着高贵和珍奇,而“迷香雾”则是对仙境中美好景致的一种比喻,通过这种结合强调了仙境之美丽与神秘。
"瑶池清夜宴群仙,鸾笙未吹彻。"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仙界的宴会,瑶池是传说中的仙境之一,“群仙”则指聚集在此的众多神仙,“鸾笙”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形容宴会上的音乐还未结束,给人一种时间静止、永恒之感。
"西母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结。" 这两句则描写了宴会中的重要人物“西母”在酒醉的状态下含笑观赏着刚开始成熟的蟠桃,传说中蟠桃是长生不老的仙果,这里暗示了一种对美好生活和永恒青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情感与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仙境之美好的向往。
晓闻灵岩钟,遂入灵岩路。
石磴转百盘,山花泫春露。
白云与空翠,苍茫色交互。
须臾旭日升,禅关散轻雾。
井歇银床鸣,廊绝香屟步。
何须问遗踪,繁华久非故。
凌空一纵目,好景悉奔赴。
点点太湖帆,重重茂苑树。
金阊十万家,朝霭迷濛处。
望欲尽句吴,更上琴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