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人日立春》
《人日立春》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东风剪韭荐时羞,细雨江梅破晚愁。

眼底日辰刚数七,梦中春色又从头。

谁修故事裁金胜,恰有残寒送土牛。

珍重道衡今不作,花前诗思总悠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日立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东风剪韭荐时羞”,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风吹过,万物复苏的情景,仿佛东风在剪切着嫩绿的韭菜,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已经到来。接着,“细雨江梅破晚愁”一句,通过细雨滋润江边的梅花,消解了傍晚的忧愁,展现了春雨润物、万物更新的美好画面。

“眼底日辰刚数七,梦中春色又从头”,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对春日的期待。诗人观察到今日是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感叹时光匆匆,同时在梦中预想春色将至,充满了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

“谁修故事裁金胜,恰有残寒送土牛”,这里提到了人日的传统习俗——制作金胜(一种用金箔或纸制成的装饰品),以及立春时节的土牛(古代用来祭祀土地神的木牛)。这两句既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性,也暗示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

最后,“珍重道衡今不作,花前诗思总悠悠”,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道衡,可能指的是某种传统仪式或活动,如今已不再举行,诗人在花前吟诗,思绪悠远,既有对往昔的留恋,也有对未来充满诗意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日立春这一特定时刻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俗,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活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早朝

白玉栏干近绮疏,绛罗宫烛映金铺。

仙韶未作班初定,试听鸡人第一呼。

(0)

泰山绝顶作

俯视群山小,方知岱岳尊。

峰高碍星斗,势远压乾坤。

叠嶂纷开阖,浮岚互吐吞。

彤霞横御帐,碧落近天门。

绝壁唐铭在,穹碑汉刻昏。

石屏当道拥,雷瀑下云翻。

禋祀时方启,明堂迹尚存。

登封七十二,我欲问轩辕。

(0)

天宝宫词八首·其二

宫女新装锦绣绷,綵舆行处沸欢声。

胡儿笑向盆中浴,不弄金钱解弄兵。

(0)

东皋草堂二首·其二

草堂不借浣花溪,祇在荆溪溪水湄。

地僻境将心共远,山深云与意俱迟。

采芝纵有饥堪疗,对竹应无俗可医。

我亦平生惬真赏,归来已办买山资。

(0)

清泠台

高台临绝顶,我辈此时过。

落景空山满,秋声晚树多。

宿云依涧集,野鸟向人歌。

薄暮归城市,尘氛奈若何。

(0)

五岳各赋一绝

玄岳去天尺五遥,阴崖长夏雪难消。

聚仙亭上谁能住,万壑松风起夜涛。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