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南峰蓝光轩》
《题南峰蓝光轩》全文
宋 / 刘光(袭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百尺擎空窣堵波,群峰奈此独高何。

鼓钟鸣处是非外,天地望中苍翠多。

閒看野云披玉柱,醉眠秋浪捲银河。

问师乞取窗前月,一榻清风许我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山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峰蓝光轩周围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独特的内心感受。

首联“百尺擎空窣堵波,群峰奈此独高何”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南峰的高耸入云,仿佛直插云霄,与周围群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其独特之高。这里的“窣堵波”是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这里借指山峰,形象地表现了山峰的高峻。

颔联“鼓钟鸣处是非外,天地望中苍翠多”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在鼓钟声中,诗人似乎超脱了世俗的纷扰,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纯净的世界之中。同时,诗人抬头望向天地之间,满眼都是苍翠的绿色,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净化的象征。

颈联“闲看野云披玉柱,醉眠秋浪卷银河”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他静静地观赏着飘荡的白云,仿佛它们是披在玉柱上的轻纱;在秋天的夜晚,他甚至能感受到银河的波涛,仿佛沉醉其中。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尾联“问师乞取窗前月,一榻清风许我么”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向“师”(可能是指某种精神导师或自然界的某种力量)请求,希望能得到窗前那轮明亮的月亮,以及清风的陪伴。这一请求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渴望,更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和谐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南峰蓝光轩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自我关系的独特理解。

作者介绍

刘光(袭明)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再和·其一

清朝画省得名郎,嚼麝高谈百和香。

水镜欣传佳吏部,更须端委侍岩廊。

(0)

贻王充道隐士

忆昨涪翁虎溪别,雁来一字不宁收。

劳君为传三月信,遣我少宽千斛愁。

烟艇方游建业水,玉人犹在仲宣楼。

何时挂席西湖去,藜杖青鞋鹦鹉洲。

(0)

自云居归欲到瑶田作

稍上参云汉,中藏祗树园。

烟横迷远屿,鸟度失孤村。

一岭分晴雨,半山才晏温。

回头听梵呗,真是欲忘言。

(0)

包虎行

画师老包气如虹,解衣醉倒尘泥中。

急呼生绡卧展转,笔追造化分奇功。

须臾奋袂于菟出,绝壑阴崖啸风月。

悬著高堂烟雾深,观者胆寒俱辟易。

谁为彪子与虥孙,宛陵后叶诸仍昆。

顾视雄姿亦遒紧,小犊茧栗何劳吞。

通玄论成驮贝叶,大空小穴随老衲。

何暇与汝同条生,玄豹丰狐要弹压。

(0)

次九弟游云居韵兼简郑禹功博士·其一

幽栖捐众累,尘事犹抗行。

浮湛太古相,却扫何痴生。

祇园有胜践,苍崖无俗情。

笋舆度绝壑,雷雨下满盈。

(0)

寄题云卧庵

閒居不事事,枕簟信所便。

卧形先卧心,心静形晏然。

复壁非不完,加以甃石坚。

其如方寸乱,一夕尝屡迁。

荣宠萃一门,宁免百虑煎。

虽有水精屏,何由得安眠。

章叶踏谣娘,连臂在榻前。

何如山中人,编茅卧山巅。

白云宿檐间,对镜心自捐。

我亦遗垢氛,曲肱寄林泉。

兹庵倘寿我,一睡要经年。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