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涪翁虎溪别,雁来一字不宁收。
劳君为传三月信,遣我少宽千斛愁。
烟艇方游建业水,玉人犹在仲宣楼。
何时挂席西湖去,藜杖青鞋鹦鹉洲。
忆昨涪翁虎溪别,雁来一字不宁收。
劳君为传三月信,遣我少宽千斛愁。
烟艇方游建业水,玉人犹在仲宣楼。
何时挂席西湖去,藜杖青鞋鹦鹉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彭写给隐士王充道的一封赠诗。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首句“忆昨涪翁虎溪别”,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涪翁虎溪边分别的情景,暗示了两人深厚的友情。接着,“雁来一字不宁收”一句,以雁阵比喻友人离去后内心的不安与思念,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劳君为传三月信,遣我少宽千斛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带来三月的消息,以缓解自己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千斤重的忧愁。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烟艇方游建业水,玉人犹在仲宣楼。”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当前的生活情景,烟艇泛舟于建业(今南京)的水面上,而友人似乎仍在仲宣楼(可能指友人的居所或活动场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现状的关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何时挂席西湖去,藜杖青鞋鹦鹉洲。”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与友人一同前往西湖游玩的愿望,想象着与友人一起漫步在西湖畔,穿着简朴的藜杖青鞋,享受自然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自然美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