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户不开,竹屋两三间。
野水浸官渡,低墙出远山。
绝荤如鹤瘦,习懒惯童顽。
我亦皈真者,来公半日闲。
云深户不开,竹屋两三间。
野水浸官渡,低墙出远山。
绝荤如鹤瘦,习懒惯童顽。
我亦皈真者,来公半日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居画面。"云深户不开"暗示了隐居之处的偏远与宁静,仿佛与世隔绝。"竹屋两三间"则展现了简朴的生活环境,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淡泊名利的态度。"野水浸官渡,低墙出远山"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和谐,官渡被野水环绕,远山在低矮的墙垣后若隐若现,富有诗意。
"绝荤如鹤瘦,习懒惯童顽"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清心寡欲的生活方式,如同仙鹤般清瘦,习惯了懒散的生活节奏,任由孩子们自由玩耍。这里流露出诗人对无拘无束、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我亦皈真者,来公半日闲"直接表白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追求真谛的归隐者,来这里享受片刻的清闲时光。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