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参兰若坐旃檀,嫩草生生绕画栏。
冷暖春风听鸟语,浅深新涨问渔竿。
众僧趺定声闻寂,独鹤盘空眼界宽。
日暮彩霞扶月上,一奁高揭自清寒。
偶参兰若坐旃檀,嫩草生生绕画栏。
冷暖春风听鸟语,浅深新涨问渔竿。
众僧趺定声闻寂,独鹤盘空眼界宽。
日暮彩霞扶月上,一奁高揭自清寒。
这首诗描绘了十方禅院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祥和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禅院的环境与内心感受融为一体。
首联“偶参兰若坐旃檀,嫩草生生绕画栏。”描绘了诗人偶然来到禅院,坐在旃檀木制成的座位上,周围嫩绿的草地环绕着精美的画栏,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颔联“冷暖春风听鸟语,浅深新涨问渔竿。”通过听鸟鸣感受春风的温度变化,以及观察水面的涨落来询问渔人的竿影,展现了禅院内外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颈联“众僧趺定声闻寂,独鹤盘空眼界宽。”描述了众多僧侣静坐修行,声音平息,只有孤独的白鹤在天空中盘旋,象征着禅院的寂静与僧人们的内心世界之广阔。
尾联“日暮彩霞扶月上,一奁高揭自清寒。”描绘了夕阳西下,彩霞映照,月亮缓缓升起的情景,整个禅院笼罩在一片清寒之中,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禅院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感悟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老矣坡仙,一霎朝云,秋床竟空。
叹哀蝉促柱,芳韶苒苒,离鸾回枕,好梦悤悤。
怨结燕兰,恨摧湘蕊,受尽缠绵药裹中。
相思泪,有裙芜蝶紫,蜡桂鹃红。伤心谁貌惊鸿。
算祗少沈檀小象供。
忆病蚕丝褪,宽消腕玉,愁蛾黛蹙,瘦怯眉峰。
来日大难,他生未卜,除是依稀海上逢。
徘徊久,怅衙香一炷,尘苑千重。
碧将山断,红带霞分,登临何限沾衣。
醉后羊昙,西园处处花飞。
芳洲已无杜若,便涉江、欲采贻谁。
还解佩,甚楚兰盈把,都化相思。
怕听黄垆碎语,几夜窗秉烛,惊梦犹疑。
旧隐鸥边,如今应怅人非。
飘零坠梅怨曲,尚泠泠、海上心期。
愁更远,抚霜鸿、弹断素徽。
横塘路。还是戏蝶穿花,乱莺辞树。
年年香陌东城,断肠总在,天涯尽处。黯吟伫。
惆怅谢堂栖燕,旧窥帘户。
衣篝尚惜残薰,乍寒乍煖,春禽弄语。
容易韶光轻老,海棠如绣,杨花飘舞。
年少坠欢题笺,红泪应故。伤高纵目,愁诵兰成句。
凭谁问、凌波缥缈,双鸳娇步。梦逐行云去。
恨春掇送,无聊意绪。霜发缘千缕。
沈醉醒、潇潇黄昏疏雨。小园竟日,一池萍絮。
撒手归穹岱。猛回头、椿庭隐约,琼楼槛外。
引动离情悲萦目,只得佯佯不睐。
早满腹、伤心低黛。
欲向瑶池消瘴浊,忽氤氲、绕户仙云霭。
神异处,费人解。曾言岛主归班快。
怎情牵、纷然扰攘,桑田沧海。
更看清瓶能济世,折得杨枝遍洒。
想天上、孺心常在。
梦入萱闱频慰藉,每乘风、栩栩庭前彩。
拨尘雾,娱亲迈。
曲曲红桥垂柳树。垂柳如烟,画出鸳鸯浦。
记得那人花里住。银筝弹落桃花雨。
一笑眉尖春意露。悄约来宵,月底修箫谱。
不信閒莺容易妒。量珠千万依分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