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乘清名满世间,却来堂下植檀栾。
已无俗物败人意,且与此君同岁寒。
夜月半庭金影碎,秋风一枕玉声残。
雁行吏退铃斋静,想见巍冠独倚阑。
别乘清名满世间,却来堂下植檀栾。
已无俗物败人意,且与此君同岁寒。
夜月半庭金影碎,秋风一枕玉声残。
雁行吏退铃斋静,想见巍冠独倚阑。
这首宋诗是陈知柔为好友洪景伯通判的清閟堂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清雅环境的赞赏。首句“别乘清名满世间”赞扬了洪景伯高尚的名声已经传遍世间,暗示其品行高洁。次句“却来堂下植檀栾”描绘他回到清閟堂后种植檀栾,进一步渲染出清幽的氛围。
“已无俗物败人意”表达堂内没有世俗杂事打扰,使人精神愉悦,与檀栾相伴,更显君子之风。接下来两句“夜月半庭金影碎,秋风一枕玉声残”通过描绘夜晚月光洒在庭院,秋风吹过,檀栾叶声如玉,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尾联“雁行吏退铃斋静,想见巍冠独倚阑”描绘了官署寂静,只有鸿雁飞过的声音,想象洪景伯独自凭栏,身着巍峨官帽,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他的孤独高雅。整首诗以景寓情,赞美了洪景伯的清廉和高雅品格,以及诗人对其的深深敬仰。
一丘虽小势巉然,自古登临历几贤。
门惹白云常尽日,地藏灵剑不知年。
清欢相与随双旆,幽趣谁能解七弦。
每月来游存故事,郡中依旧有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