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辟谷年,汉鼎无馀功。
子真策不售,脱迹市门中。
神仙非异人,由来本英雄。
抚世独馀事,用舍何必同。
眷此贞牟野,息驾吾其终。
苍山雨中高,缘草溪上丰。
仲春水木丽,禽鸣清昼风。
祸福两合绳,既解一身空。
荣华信非贵,寂寞亦非穷。
留侯辟谷年,汉鼎无馀功。
子真策不售,脱迹市门中。
神仙非异人,由来本英雄。
抚世独馀事,用舍何必同。
眷此贞牟野,息驾吾其终。
苍山雨中高,缘草溪上丰。
仲春水木丽,禽鸣清昼风。
祸福两合绳,既解一身空。
荣华信非贵,寂寞亦非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贞牟书事》,主要描绘了留侯张良辟谷隐居的故事,以及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首句“留侯辟谷年”提及留侯张良的隐逸生活,暗示了作者对超然世外的向往。接着,“汉鼎无馀功”暗指张良虽然曾助刘邦建立大业,但在此时已淡泊名利。
“子真策不售,脱迹市门中”引用扬雄的典故,表示即使才华未被朝廷采纳,也能在民间找到自己的位置。“神仙非异人,由来本英雄”强调了英雄并非只有显赫功绩,平凡人也能成为道德的典范。
“抚世独馀事,用舍何必同”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看法,认为个人选择和世俗成败并不完全一致。“眷此贞牟野,息驾吾其终”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决定在这里终老。
接下来的四句描绘了贞牟之地的自然景色,宁静而美丽,诗人借此寓言自己的心境。“祸福两合绳,既解一身空”进一步阐述了看破祸福后的超脱,心灵得到解脱。
最后两句“荣华信非贵,寂寞亦非穷”揭示了诗人对富贵和贫穷的理解,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荣华,也不在于孤独的寂寞,而是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留侯张良为引,探讨了人生的得失与选择,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前日挥轻扇,今日御重衣。
重衣御则已,仍惊朝雪飞。
数峰起天末,练练生光辉。
有如老大臣,正色立玉墀。
风自山椒来,凛凛折我髭。
马上久驻目,感此良惨悽。
一昏复一晓,冉冉岁月移。
忆昨大观初,我始垂髫儿。
倏忽一弹指,面目生权奇。
今朝天上雪,宛作山中姿。
岂免三十年,侵我两鬓垂。
况此甲马动,忧端宿肝脾。
何当拨百忧,采采山中芝。
一洗稻粱气,摄身凌霏微。
春花与冬雪,俯视造化为。
去去宜努力,所幸今未衰。
经年厌粱肉,颇觉道气浑。
孟春奉斋戒,敕厨唯素飧。
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篱根。
长芽触土膏,小叶弄晴暾。
采采忽盈把,洗去朝露痕。
俸面新且细,溲摄如玉墩。
随刀落银镂,煮投寒泉盆。
杂此青青色,芳草敌兰荪。
一举无孑遗,空愧越碗存。
解衣露其腹,稚子为我扪。
饱惭广文郑,饥谢鲁山元。
况吾草泽士,藜藿供朝昏。
谬因事笔砚,名通金马门。
官供政事食,久直紫微垣。
谁言谪滁上,吾族饱且温。
既无甘旨庆,焉用品味繁。
子美重槐叶,直欲献至尊。
起予有遗韵,甫也可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