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担山感事·其二》
《武担山感事·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客里愁如积,朝来意亦欣。

鸣阶无宿雨,度隙有归云。

且免泥盈尺,犹祈岁十分。

中原念淮浙,不忍话传闻。

(0)
注释
客里:他乡。
愁如积:愁绪深重。
朝来:早晨。
意亦欣:略有欣喜。
鸣阶:台阶上的声音。
无宿雨:没有昨夜的积水。
度隙:穿过缝隙。
归云:归家的云。
且免:暂且避开。
泥盈尺:泥土湿滑过膝。
犹祈:还希望。
岁十分:好收成。
中原:中原地区。
淮浙:淮河和浙江地区。
不忍:不敢。
话传闻:提及传言。
翻译
身处他乡愁绪深重,早晨的心情却也略有欣喜。
台阶上没有昨夜的积水,云朵穿过缝隙似有归家之感。
暂且避开泥土湿滑过膝,还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心中忧虑中原淮浙之地,不敢提及那些传言的战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武担山感事(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家乡思念之情的诗歌。

“客里愁如积”开篇即刻画出诗人在异地寄居时内心深沉的忧虑和思念之情。“朝来意亦欣”则表现了诗人虽有愁绪,但每到清晨,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可能是因为新的一天带来了新的希望。

“鸣阶无宿雨”、“度隙有归云”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景象:鸟儿在台阶上歌唱,而不见昨夜的雨水;白云漂泊间,似乎也在寻找回家的路。这里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到家乡的心情。

“且免泥盈尺”、“犹祈岁十分”两句则是对现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一种期许。诗人表示即使生活中还有许多困难和挑战,也希望能有所收获,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成果。

最后,“中原念淮浙,不忍话传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不愿相信那些关于家乡的不幸消息。这里的“中原”指的是黄河流域,即诗人的故乡,而“淮浙”则是指江南一带,可能是诗人当时所在之地。这两句情感真挚,抒发了诗人对家乡深厚的情感和不愿远离的依恋之心。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