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冯京倅致仕归华亭》
《送冯京倅致仕归华亭》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彬彬汉代孝廉同,纳禄书驰奏法宫。

鸥泛未忘沧海上,鲈肥先下大江东。

庞眉尚得迁都尉,骥足何劳荐治中。

是处名山皆可隐,杖藜吾亦待秋风。

(0)
鉴赏

此诗《送冯京倅致仕归华亭》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对冯京辞官归隐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士人精神追求的赞美与向往。

首联“彬彬汉代孝廉同,纳禄书驰奏法宫”以“彬彬”形容冯京的文雅与德行,将其比作汉代的孝廉,同时点出其曾为官纳禄,后又上书请求退休,显示出其对官场的淡泊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颔联“鸥泛未忘沧海上,鲈肥先下大江东”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冯京的心境。鸥鸟在海上自由翱翔,象征冯京在官场的自由与洒脱;而鲈鱼肥美,引人垂涎,暗示冯京归隐后的生活将充满乐趣与满足。这两句通过对比海上的鸥鸟与江中的鲈鱼,表达了冯京从官场到归隐生活转变的平和与喜悦。

颈联“庞眉尚得迁都尉,骥足何劳荐治中”进一步赞扬冯京的才华与品德。庞眉代表年老,但冯京仍能担任都尉之职,显示其虽年长但依然受到尊重与重用;骥足则比喻冯京的才能,即使不需他人推荐,也足以胜任治理一方的重任。这两句既是对冯京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高尚人格的颂扬。

尾联“是处名山皆可隐,杖藜吾亦待秋风”表达了对冯京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羡慕。名山代表着隐逸之地,冯京可以在此处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杖藜待秋风”,则是对冯京悠闲自在生活的生动描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京归隐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品质与才华,也表达了对古代士人精神追求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将见故人

故人季夏中,及此百馀日。

无日不相思,明镜改形色。

宁知仲冬时,忽有相逢期。

振衣起踯躅,赪鲤跃天池。

(0)

宫词·其五十一

内人稀见水鞦韆,争擘珠帘帐殿前。

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小龙船。

(0)

春闺

铁马三军去,金闺二月还。

边愁离上国,春梦失阳关。

池水琉璃净,园花玳瑁斑。

岁华空自掷,忧思不胜颜。

(0)

南溪书院

茅屋住来久,山深不置门。

草生垂井口,花发接篱根。

入院将雏鸟,攀萝抱子猿。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0)

池州清溪

弄溪终日到黄昏,照数秋来白发根。

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0)

石镜

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

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

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

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