栴檀香老忽春生。维摩花雨散,著身轻。
无根芝草恋珠缨。芙蓉亲手把,去朝京。
斗印何须挂肘肱。搴芳三秀挹,玉亭亭。
神仙洞府暮云青。天台千古月,伴琼英。
栴檀香老忽春生。维摩花雨散,著身轻。
无根芝草恋珠缨。芙蓉亲手把,去朝京。
斗印何须挂肘肱。搴芳三秀挹,玉亭亭。
神仙洞府暮云青。天台千古月,伴琼英。
这首诗《散天花》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花雨飘洒、香风轻拂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
首句“栴檀香老忽春生”以栴檀香的老去反衬出春天的生机勃勃,香气仿佛在提醒人们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维摩花雨散,著身轻”描绘了花雨如细雨般飘落,给人带来一种轻盈、舒适的感觉。这里的“维摩”可能借用了佛教中的维摩诘菩萨,象征着高洁与智慧,同时也寓意着纯净与超脱。
“无根芝草恋珠缨”一句,将无根之草与珠缨相联系,既表现了草木的顽强生命力,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而“芙蓉亲手把,去朝京”则通过手持芙蓉花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朝圣或追求理想道路的渴望。
“斗印何须挂肘肱”一句,以斗印比喻官职,暗示了诗人对于权力地位的淡然态度,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最后,“搴芳三秀挹,玉亭亭”描绘了诗人采摘三朵芳香之花,将其置于玉器之中,展现出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
相如有家山,缥缈在眉绿。
谁云千里远,寄此一颦足。
平生锦绣肠,早岁藜苋腹。
从教四壁空,未遣两峰蹙。
吾今况衰病,义不忘樵牧。
逝将仇池石,归溯岷山渎。
守子不贪宝,完我无瑕玉。
故人诗相戒,妙语予所伏。
一篇独异论,三占从两卜。
君家画可数,天骥纷相逐。
风騣掠原野,电尾捎涧谷。
君如许相易,是亦我所欲。
今朝安西守,来听《阳关曲》。
劝我留此峰,他日来不速。
结交不在久,倾盖如平生。
识子今几日,送别亦有情。
子生公相家,高义久峥嵘。
天才既超诣,世故亦屡更。
譬如追风骥,岂免羁与缨。
念我山中人,久与麋鹿并。
误出挂世网,举动俗所惊。
归田虽未果,已觉去就轻。
河阳岂云远,出处恐异程。
便当从此别,有酒无徒倾。
落帆谢公渚,日脚东西平。
孤亭得小憩,暮景含馀清。
坐待斗与牛,错落挂南甍。
老僧如夙昔,一笑意已倾。
新诗出故人,旧事疑前生。
吾生七往来,送老海上城。
逢人辄自哂,得鱼不忍烹。
似闻绩溪老,复作东都行。
小诗如秋菊,艳艳霜中明。
过此感我言,长篇发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