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有家山,缥缈在眉绿。
谁云千里远,寄此一颦足。
平生锦绣肠,早岁藜苋腹。
从教四壁空,未遣两峰蹙。
吾今况衰病,义不忘樵牧。
逝将仇池石,归溯岷山渎。
守子不贪宝,完我无瑕玉。
故人诗相戒,妙语予所伏。
一篇独异论,三占从两卜。
君家画可数,天骥纷相逐。
风騣掠原野,电尾捎涧谷。
君如许相易,是亦我所欲。
今朝安西守,来听《阳关曲》。
劝我留此峰,他日来不速。
相如有家山,缥缈在眉绿。
谁云千里远,寄此一颦足。
平生锦绣肠,早岁藜苋腹。
从教四壁空,未遣两峰蹙。
吾今况衰病,义不忘樵牧。
逝将仇池石,归溯岷山渎。
守子不贪宝,完我无瑕玉。
故人诗相戒,妙语予所伏。
一篇独异论,三占从两卜。
君家画可数,天骥纷相逐。
风騣掠原野,电尾捎涧谷。
君如许相易,是亦我所欲。
今朝安西守,来听《阳关曲》。
劝我留此峰,他日来不速。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怀。诗中通过描绘山川、石头等自然景物,表现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情谊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开篇“相如有家山,缥缈在眉绿”两句,就点出了诗人所在之地与友人的家乡之间的距离感,但这种距离并没有隔断彼此间的情谊。接着,“谁云千里远,寄此一颦足”表明了即便是遥远的距离,也不足以阻挡情谊的传递。
中间部分“平生锦绣肠,早岁藜苋腹”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他们共同度过的难关。紧接着,“从教四壁空,未遣两峰蹙”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末尾部分“君家画可数,天骥纷相逐。风騣掠原野,电尾捎涧谷”等句子,通过对友人居所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以及这片土地的深情。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体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及其深厚的情谊。
昔闻尧舜世,大禹平水土。
虎豹犀象驱远之,万亿苍生皆按堵。
储将军,雄且武。
一朝手挽乌号弓,射杀南山白頞虎。
白頞虎,视耽耽。朝游城之北,暮游城之南。
不有将军一身胆,纵此飞类民何堪。
岂不闻牛哀七日化为虎,兽面不知兄与父。
缚虎易,知人难,方今圣德天地宽。
但愿将军镇藩翰,人不化虎四海皆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