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白社羁游子,今作朱门醉饱身。
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
重裘每念单衣士,兼味尝思旅食人。
新馆寒来多少客,欲回歌酒暖风尘。
曾为白社羁游子,今作朱门醉饱身。
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
重裘每念单衣士,兼味尝思旅食人。
新馆寒来多少客,欲回歌酒暖风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对贫富差距的反思。"曾为白社羁游子,今作朱门醉饱身"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由一个自由自在的文人变成一个沉溺于官场享乐的官员,从精神到物质都有了显著变化。"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则透露了诗人对自己的官职和俸禄有一定的满足,但同时也意识到了相对于巨大的户数和繁重的税收自己所得并不算多,这种自我安慰与自我否定的矛盾心理非常微妙。
接着"重裘每念单衣士,兼味尝思旅食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穿着单薄衣服、生活艰辛的人们的同情和理解,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感受他人的不易,这种共鸣之情显得十分真挚。最后"新馆寒来多少客,欲回歌酒暖风尘"则描绘了诗人在新的居所中,虽然宾客如云,但内心仍然感到一种孤独和冷清,想要通过歌唱与饮酒来温暖自己的心灵,同时也感受着外界的喧嚣与世事的变迁。
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而丰富,透露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复杂情绪,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我本耕田夫,老矣纡郡章。
头童齿欲豁,顾视俱茫茫。
胸中了无有,宁敢高颉颃。
牧民如牧羊,惟恐隳官常。
秋田失一饱,我食不下吭。
宁知事大缪,以肉齿步光。
每遭官长骂,刚肠怒生芒。
归来几何时,有过墙下桑。
西风一叶脱,野草忽已黄。
君行不可挽,吾意不可忘。
霜洗梅花春满握,夜寒吹老城头角。
琐窗砚作离骚香,吐句不教花莫落。
裁量要是修月手,我欲追随惭笔阁。
平生万事不挂口,爱诗苦未厌溪壑。
有人肯筑风骚坛,敢不束甲三距跃。
当时只料孤凤凰,不与鸡群同抱啄。
拔旗赵壁决此胜,金鼓俄惊自天落。
一嗔纵得马辟易,已觉楚歌声四薄。
夜光明月以暗投,心甚爱之颜有怍。
公诗端似大国晋,玉帛诸侯赖联络。
倘令吴楚主夏盟,获麟正恐春秋作。
歙州虽小水如练,沤鸟亦知文字乐。
此盟定自不可寒,把住梅花更商确。
夜窗或许时过从,莫问圣清与贤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