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六》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六》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我本耕田夫,老矣纡郡章。

头童齿欲豁,顾视俱茫茫。

胸中了无有,宁敢高颉颃。

牧民如牧羊,惟恐隳官常。

秋田失一饱,我食不下吭。

宁知事大缪,以肉齿步光。

每遭官长骂,刚肠怒生芒。

归来几何时,有过墙下桑。

西风一叶脱,野草忽已黄。

君行不可挽,吾意不可忘。

(0)
翻译
我原本是个农夫,年老却身负郡守的职责。
头发稀疏牙齿摇,环顾四周一片迷茫。
心中空无一物,怎敢与权贵抗衡。
治理百姓如同牧羊,唯恐触犯官规而丢官。
秋田收成少,连自己都难填饱。
岂料行事大错特错,如今只能步行求生。
每次被官员责骂,内心愤怒如刺。
回归田园已有多时,记得那时桑树在墙下。
秋风吹落一片叶,野外草木转黄。
你的离去无法挽留,但我的情意永不忘。
注释
耕田夫:农夫。
纡郡章:身负郡守的职责。
头童:头发稀疏。
豁:摇动、松动。
颉颃:抗衡、对抗。
牧民:治理百姓。
隳官:丢官、罢职。
秋田:秋季的农田。
食不下吭:吃不下饭。
事大缪:行事严重错误。
肉齿步光:形容生活困苦,只能步行。
官长:上级官员。
有过墙下桑:回忆过去的景象。
西风:秋风。
野草:田野上的草。
君行:你的离去。
吾意:我的情意。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方岳所作,名为《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六)》。诗中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自由自在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句“我本耕田夫,老矣纡郡章”表明诗人本是务农之人,但年岁已高却卷入郡县的官职之中。接下来的“头童齿欲豁,顾视俱茫茫”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衰老与对周遭环境的迷茫感受。

在“胸中了无有,宁敢高颉颃”一句中,“胸中了无有”暗示诗人内心的清廉自守,而“宁敢高颉颃”则是说即便如此,也不敢有过度的野心和欲望。紧接着,“牧民如牧羊,惟恐隳官常”表达了诗人对于管理百姓的责任感,以及担忧自己的作为可能影响到官职的稳定。

“秋田失一饱,我食不下吭”则是说如果秋天的农田没有收成,我自己也难以下咽,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接着,“宁知事大缪,以肉齿步光”反映出诗人对于处理复杂事情时的困惑与无奈。

“每遭官长骂,刚肠怒生芒”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受到上级责骂时的情绪反应,而“归来几何时,有过墙下桑”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的渴望。

最后,“西风一叶脱,野草忽已黄。君行不可挽,吾意不可忘”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诗人本意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展现了一种在仕途中不得志者的复杂情绪,以及对于自然、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次韵张守泛春亭

小退铃斋复此亭,自公喜色更津津。

再纡皇眷分忧寄,坐镇江城与物春。

长日雍容少公事,共谁谈笑作诗人。

撚髭惯厕分题客,元亮柴车已命巾。

(0)

次韵张守王勉夫二首·其二

世味平时虫臂轻,独留意气与君倾。

向来缱绻资磨玷,拟话分携已怆情。

盛际功名方策足,他年车笠肯渝盟。

汉廷取重张廷尉,可待区区结袜生。

(0)

托人卖马二首·其二

闲人徐步觉优游,马似羞贫意不留。

久厌短衣随射虎,更怜匣剑佩耕牛。

楚山好处聊双屩,淮水生时办一舟。

如子长才当柄用,伫看干旆拥鸣驺。

(0)

立春

春信葭灰动,寻知寒事休。

光阴从冉冉,身世判悠悠。

鬓影看银胜,官期志土牛。

羸骸更元命,惜为斗升留。

(0)

赠琴妓二首·其一

梦中曾揖蔡文姬,焦尾亲传半夜衣。

莫向诗人弹别鹄,免烦衰泪对君挥。

(0)

题扇集句五首·其三

竹里高亭灯烛光,月移花影上西厢。

蔗浆金碗冰盘冻,始信人间五月凉。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