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赴元老刘园之集呈十二朝请十五推官二叔父兼呈元老邦式诸公》
《赴元老刘园之集呈十二朝请十五推官二叔父兼呈元老邦式诸公》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故乡等作异乡愁,常笑吾生不自谋。

百日狂风春草草,十年归梦客悠悠。

倦游情话陪诸父,老罢亲锄学故侯。

得坎乘流两皆可,名亭应不用三休。

(0)
翻译
故乡的感觉如同异乡的忧虑,常常苦笑自己一生不能自主规划。
春天短暂如百日狂风,十年的归乡梦中游子漂泊无定。
疲于游历,我与长辈们分享闲聊,年老后学习先贤亲自耕作。
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都能接受,名亭之志无需三次停歇以求满足。
注释
故乡:指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异乡:指离开家乡的地方。
愁:忧虑、烦恼。
百日:形容时间短促。
狂风: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或变故。
春草草:形容春天草木生长迅速但短暂。
十年归梦:长久的思乡梦。
客悠悠:形容游子漂泊不定。
倦游:厌倦了四处游历。
诸父:对长辈的尊称。
故侯:古代的贵族或有威望的人,这里指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
得坎乘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顺境。
两皆可:都能适应和应对。
名亭:有名气的亭子,可能象征着理想或志向。
三休:三次停歇,表示反复追求。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晁补之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己人生的感慨。首句"故乡等作异乡愁"直接抒发了他对远离家乡的无奈与愁绪,将故乡视作愁的根源。"常笑吾生不自谋"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可奈何,自嘲未能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百日狂风春草草,十年归梦客悠悠"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用"狂风春草"象征旅途的艰难,而"十年归梦"则显现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客悠悠"则写出他作为游子的孤独与迷茫。

"倦游情话陪诸父,老罢亲锄学故侯"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即使在外疲倦,也愿意陪伴父亲们聊天,年老时更想效仿古代贤人亲自耕作,回归田园生活。

最后两句"得坎乘流两皆可,名亭应不用三休"传达出诗人的人生哲学,无论顺境逆境,他都愿意随遇而安,认为只要心境平和,即使没有豪华的名亭,也能在平凡中找到乐趣,体现出他的豁达与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人生道路的哲思,展现了晁补之独特的个人风格和人生观。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城隍庙联

处世但能无死法;入门犹可望生还。

(0)

贺陈澧寿联

与观世音同日而生,现寿者相;

继阮文达专经以教,为多士师。

(0)

涧岩联

涧水听常活,岩云看不穷。

(0)

赠徐赓陛联

岂有浮云终蔽日;从来大任必盘根。

(0)

改字嘲知县联

手中持白刃;头上戴红缨。

(0)

挽盛康联

开中原无数家学;为当代第一福人。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