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径秋容静。却喜花开并。
倚槛频看,抛书欲问,自饶佳景。
迟赏音、邀月品寒香,对双双瘦影。位置清虚境。
不怕霜来屏。陶令篱荒,罗含宅冷,梦遥乡井。
剩一丛、嘉种好徵诗,赠司马总领。
绕径秋容静。却喜花开并。
倚槛频看,抛书欲问,自饶佳景。
迟赏音、邀月品寒香,对双双瘦影。位置清虚境。
不怕霜来屏。陶令篱荒,罗含宅冷,梦遥乡井。
剩一丛、嘉种好徵诗,赠司马总领。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里菊花盛开的景象,通过“绕径”、“倚槛”、“抛书”等动作,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闲生活状态。诗中“自饶佳景”、“对双双瘦影”等句,不仅描绘了菊花的形态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情感。“迟赏音、邀月品寒香”,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赏花时的宁静与雅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幽世界。
“位置清虚境”一句,表达了菊花生长于清幽之地的特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远离世俗纷扰,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而“不怕霜来屏”则体现了菊花坚韧不拔的品格,象征着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勇气与坚持。
最后,“陶令篱荒,罗含宅冷,梦遥乡井”三句,借用了古代文人隐居田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剩一丛、嘉种好徵诗,赠司马总领”这一结尾,不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赞美菊花,也暗含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友人的敬意和祝福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精神追求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羁足石屋山,日午云未开。
披云出嵯峨,一啸畅孤怀。
酣卧松根石,非云与时垂。
褰裳涉楚津,谅敢为栖栖。
湘江泽久枯,赤子困途泥。
雨旸不时若,徵非阴阳谐。
正道义已沦,异说况复迷。
凭谁扬真风,时此一挽回。
蓬莱之山东海水,滔滔东奔吾不知其几千万里。
长江大河一线来,安问洞庭与彭蠡。
嘘噏百川天轮浮,鼍为城廓蜃为楼。
东溟老龙几千岁,垂髯化作珊瑚钩。
惊涛拍天无畔岸,雷奔鬼逝神灵眩。
䨹昱绝电妖雾呈,珠宫贝阙谁能辨。
安期羡门安在哉,感今思昔但悲哀。
瑶池已骋八骏去,铁箠空驱万石来。
吁嗟往事皆已矣,安得海波不扬尘不起。
岛彝才贡越裳来,免劳神武行边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