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竹入层径,扪萝上峻坡。
寺深闻罄远,楼遍碍云多。
往事僧能道,豪吟客暂过。
谁家烟艇外,时送采莲歌。
沿竹入层径,扪萝上峻坡。
寺深闻罄远,楼遍碍云多。
往事僧能道,豪吟客暂过。
谁家烟艇外,时送采莲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入山中寺庙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沿竹入层径”,诗人沿着茂密的竹林小径前行,步入层层叠叠的幽径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扪萝上峻坡”一句,诗人用手触摸着藤蔓,攀登陡峭的山坡,展现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与决心。
“寺深闻罄远”描绘了寺庙的深远与宁静,远处传来悠长的钟声,仿佛穿越了时空,将人的心灵带入了一个超脱尘世的境界。“楼遍碍云多”则通过密集的楼宇遮挡了云雾,展现出山中寺庙的壮观与神秘。
“往事僧能道”一句,诗人与僧人交谈,了解了寺庙的历史与故事,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豪吟客暂过”则是诗人自己在山中漫步,吟诵诗歌,留下了一时的豪情与思考。
最后,“谁家烟艇外,时送采莲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远处传来采莲人的歌声,与山中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与乐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居寺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秋霜草花落,梦君浮屠宫。
羁魂得清游,短章见深衷。
破屋仰见天,何人记卢仝。
相逢大槐国,一笑仍匆匆。
与君十年交,九年悲转蓬。
君行牛斗南,我在淮汉东。
修途缭山岳,此会何缘同。
伏枕自叹息,衰怀托西风。
啾啾篱间雀,冉冉天际鸿。
担簦亦何憾,吾生自当穷。
扁舟具蓑笠,久已藏胸中。
它年君来时,苇间寻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