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高且寒,人罕来登陟。
松摇雪珊珊,萝罥烟幂幂。
岩花春不开,潭冰夏方释。
住此夫何为,心源湛而寂。
山中高且寒,人罕来登陟。
松摇雪珊珊,萝罥烟幂幂。
岩花春不开,潭冰夏方释。
住此夫何为,心源湛而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的独特魅力。诗人以“山中高且寒,人罕来登陟”开篇,点明了山之高峻与环境的寒冷,暗示了此处少有人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接着,“松摇雪珊珊,萝罥烟幂幂”两句,运用了生动的动词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松树在风中摇曳,雪花轻盈飘落的情景,以及藤蔓缠绕在烟雾缭绕中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岩花春不开,潭冰夏方释”则进一步展示了季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对比,春天的花朵在岩石间难以绽放,而夏日的潭水却结着冰,这种反常的现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山中环境的独特性。
最后,“住此夫何为,心源湛而寂”两句,诗人似乎在自问自答,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思考。他或许是在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或是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这里的“心源湛而寂”,既是对山中环境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体现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充满了哲思与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北风卷湖水,万里雪欲狂。
乘势不自止,云开日垂光。
风伯益振厉,行子立欲僵。
青女探其机,变作明日霜。
湖水冻成坼,层冰傲朝阳。
松柏愁悴死,宁云草苍苍。
哀哉羁栖人,破褐无几长。
塞向亦墐户,退怜无地藏。
缅思六月中,誓言望清商。
及今玄冬时,懔懔反莫当。
流金与折胶,事乃旦暮常。
安时辅尔躬,毋为徒自伤。
五马渡江思典午,祖龙谩凿秦淮浦。
未登三代盛明时,曾是六朝文物祖。
中兴事业由忧勤,风流千载还芬薰。
谢安王导亦可罪,至今遂使南北分。
人间尘断,雨外风回,凉波自泛仙槎。
非郭还非野,闲莺燕、时傍笑语清佳。
铜壶花漏长如线,金铺碎、香暖檐牙。
谁知道、东园五亩,种成国艳天葩。
主人汉家龙种,正翩翩迥立,雪纻乌纱。
歌舞承平旧,围红袖、诗兴自写春华。
未知三斗朝天去,定何似、鸿宝丹砂。
且一醉、朱颜相庆,共看玉井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