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者为谁欤,合此二姓好。
谷旦展方仪,誓言永偕老。
偕老固所愿,君子未相见。
信义如有存,岂必在颜面。
媒者为谁欤,合此二姓好。
谷旦展方仪,誓言永偕老。
偕老固所愿,君子未相见。
信义如有存,岂必在颜面。
这首诗《寥贞女词(其二)》由明代诗人罗洪先创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对爱情与承诺的深刻理解。
首句“媒者为谁欤,合此二姓好。”以提问的方式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关于婚姻配对的场景中。媒人是谁呢?他们是如何将两个家庭联系在一起,促成这段姻缘的?
接着,“谷旦展方仪,誓言永偕老。”描述了婚礼当天的情景,新人在庄重的仪式下交换誓言,承诺彼此将携手共度一生。这不仅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也是对对方的郑重承诺。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表面的描述上,而是深入探讨了爱情与承诺的本质。“偕老固所愿,君子未相见。”表达了对长久相伴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君子难寻,真正的爱情可能难以实现。
最后,“信义如有存,岂必在颜面。”强调了内心的信任与忠诚比外貌更重要。真正的爱情不应仅仅基于外在的吸引,更应建立在相互理解、信任和共同的价值观之上。这句话是对传统审美观的一种反思,提醒人们在寻找伴侣时,不应仅看重外表,而应更加重视内在品质和精神契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承诺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理想爱情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水国多阴常懒出,老夫饶病爱闲眠。
三旬卧度莺花月,一半春销风雨天。
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几处缚鞦韆。
綵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
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闻道移居村坞间,竹林多处独开关。
故来不是求他事,暂借南亭一望山。
已知腊子能裁服,复报龟儿解咏灯。
巧妇才人常薄命,莫教男女苦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