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齐安,以诗迎之》
《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齐安,以诗迎之》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东风别宛丘。

又向邯郸枕中见,却来云梦泽南州。

暌离动作三年计,牵挽当为十日留。

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

(0)
注释
惊尘:形容风尘扬起,环境恶劣。
宛丘:古代地名,此处指告别之地。
邯郸枕中见:典故,指在梦中与人相见。
云梦泽:古代湖泊,这里指南方地区。
暌离:分离,远离。
牵挽:挽留,不舍。
黄发:指老人的白发,象征年老。
万事一时休:所有的事情在此刻都暂时放下。
翻译
风尘扬起的雪花沾满我的貂皮衣,泪水在东风中洒落在宛丘告别之地。
再次在邯郸的梦境中重逢,然后又来到云梦泽的南部州郡。
分离已经三年,这次相聚希望能多停留十天。
早晚有一天,青山下映照着我斑白的头发,那时一切事情都烟消云散。
鉴赏

这首词作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所作,作品充满了对亲情的深厚感情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开篇“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东风别宛丘”两句,以惊人的气势描绘出分别时的艰难与悲伤,貂裘、东风、宛丘都是离别时环境的写实,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不舍和哀愁。接着,“又向邯郸枕中见,卻來雲夢澤南州”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梦里相见,是对远方亲人深情的一种寄托。

第三句“暌离動作三年計,牽挽當為十日留”透露出作者对于这次别离的不舍和无奈。暌离即分别,这里的“三年计”表明了长时间的思念,而“当为十日留”则是对短暂相聚时光的珍惜。

最后,“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時休”两句,更是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青山映照在苍老的头发上,意味着岁月匆匆,而“相看万事一时休”则是在提醒亲人珍惜眼前的人情世界,万事皆休,也许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刻画,展现了苏轼深沉的情感和超脱的心态,是一篇表达亲情与人生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古意九首·其六

古交如真金,百炼色不回。

今交如暴流,倏忽生尘埃。

我愿君子气,散为青松栽。

我恐荆棘花,只为小人开。

伤心复伤心,吟上高高台。

(0)

綵树歌

嘉锦筵之珍树兮,错众綵之氛氲。

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

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

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

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

故吾思昆崙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

(0)

赋月

月,光辉,皎洁。耀乾坤,静空阔。圆满中秋,玩争诗哲。

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

万象照乃无私,琼台岂遮君谒。

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

(0)

龙阳县歌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0)

玉兰

花开不是辛夷种,自得凝香绕紫苞。

昨夜月明庭下看,恍疑罗袖拂琼瑶。

(0)

立春调寄太平时

淑景维新爆竹声。手调羹。词臣载笔赋琼英。

学西凉。凤阁龙楼昼渐长。物资生。

劝官勉力尽升平。竹马迎。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