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浅鬟松,欲消无价。者般滋味因谁惹。
香销风静月明时,更添一倍新愁也。
拍遍栏干,立来花下。怕春归去催花谢。
待安排处费安排,旁人错解成闲话。
黛浅鬟松,欲消无价。者般滋味因谁惹。
香销风静月明时,更添一倍新愁也。
拍遍栏干,立来花下。怕春归去催花谢。
待安排处费安排,旁人错解成闲话。
这首《踏莎行·恨》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内心的愁绪与无奈。
开篇“黛浅鬟松,欲消无价”,以淡雅之笔勾勒出女子轻挽发髻,眉黛浅描的形象,暗示其内心情感的微妙与复杂。接着,“者般滋味因谁惹”,一句问语,将读者引入女子内心的纠葛之中,她的情感似乎源自某种难以言说的触动或遭遇。
“香销风静月明时,更添一倍新愁也。”在宁静的夜晚,月光皎洁,微风轻拂,本应是美好时光,却让女子的心头增添了一倍的愁绪。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衬出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拍遍栏干,立来花下。怕春归去催花谢。”女子站在栏杆前,拍打着栏杆,或许是在寻求宣泄,又或许是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她来到花下,担心春天的离去会催促花朵凋谢,暗喻着自己青春易逝,美好时光难留的感慨。
“待安排处费安排,旁人错解成闲话。”女子试图为自己的情感寻找合理的解释或安排,但这些努力往往徒劳,反而被外界误解为无病呻吟。这句话反映了她内心的挣扎与外界的不理解之间的冲突。
整体而言,《踏莎行·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女子面对情感困扰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她在追求自我情感表达与外界理解之间所面临的挑战。顾太清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使得这首词既富有深意,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南郊竭诚祈,邀贶霈甘泽。
敢曰微诚通,好生实帝德。
侵寻待半月,嘉澍亦屡获。
补种出土苗,难施耘耨力。
以兹复望晴,旋即云开画。
时旸已过旬,炎熇日以炽。
嫩苗岂能当,更冀凉雨涤。
昨来常生云,问夜不安席。
今朝乃大霔,沟壑盈顷刻。
禾黍定勃兴,感深手加额。
惄愁经三月,优沾才略释。
沾来曾未几,慰惧又数易。
昊苍有权衡,揣度终非得。
永矢祈年忱,静听天恩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