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尘网缠,祝发趣幽屏。
回观真梦事,超然得深省。
寂照涵虚空,梦觉等前境。
不受尘网缠,祝发趣幽屏。
回观真梦事,超然得深省。
寂照涵虚空,梦觉等前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义了道人的僧侣,他远离尘世的束缚,遁入幽静的修行之所。诗中通过“不受尘网缠”表达了义了道人对世俗的超脱,选择了一条清净的道路。接着,“祝发趣幽屏”进一步强调了其出家的决心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回观真梦事,超然得深省。”这两句揭示了义了道人在修行过程中对人生的真实与虚幻有了深刻的理解,他超越了日常的琐碎,达到了心灵深处的反省。这种反省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寂照涵虚空,梦觉等前境。”最后两句将义了道人的内心世界与宇宙的广阔相融合,他的心灵如同寂静的光辉,包容着整个虚空。同时,梦境与觉醒在他看来是等同的境界,意味着在心灵的深度上,梦境与现实并无二致,都只是心灵旅程的不同阶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义了道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修行道路上的深刻体验和对生命的独特见解。它不仅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超脱与内省,也蕴含了对宇宙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节物诗情总索然,漫将梨栗当盘筵。
堪怜永夜空樽月,记取衰翁断酒年。
十日尚留花影在,两瓶便作竹根眠。
分明破戒缘佳句,免使儿童诮禁烟。
酒酣侑坐展博局,分曹并进角马足。
过关验齿出天衢,入关未掩绕日轴。
十骥并驱纵来往,一将折箠制起伏。
击前叠后看腾骧,避堑守狭良局促。
缓时必若出门殿,妙处正须蚁封逐。
孙膑能令田忌胜,诸人徐贺塞翁福。
障泥在前解则行,杜蘅可采带宜速。
莫疑檀溪坠三丈,终使青云成一蹴。
吾家款段乃如狗,敢上夷涂陪骥騄。
但能书与尾而五,未免以策数曰六。
归欤秋满华山阳,苘麦倍收连苜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