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鸳鹭戏萍洲,几行烟柳柔。
一声长笛咽清秋,碧云生暮愁。
钩月挂,绮霞收,浦南人泛舟。
娟娟何处烛明眸,相望徙倚楼。
双双鸳鹭戏萍洲,几行烟柳柔。
一声长笛咽清秋,碧云生暮愁。
钩月挂,绮霞收,浦南人泛舟。
娟娟何处烛明眸,相望徙倚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水乡风光图。开篇“双双鸳鹭戏萍洲,几行烟柳柔”两句,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水面上鸳鹭嬉戏、岸边柳絮轻拂的生动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一声长笛咽清秋,碧云生暮愁”两句,则通过长笛吹奏的声音,传递出一种淡淡的秋意和晚霞带来的愁绪。长笛音调悠扬,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而那碧绿的云彩中透出的忧郁,更添了一份诗人心中的寂寞。
“钩月挂,绮霞收,浦南人泛舟”三句,以精致的语言描写了月亮渐渐升起,晚霞散去,水上的人们开始划船的夜晚景色。这里的“钩月”和“绮霞”,形象地表现了月亮和晚霞的美丽,而“浦南人泛舟”则让读者感受到一场静谧而平和的夜航。
最后,“娟娟何处烛明眸,相望徙倚楼”两句,诗人通过对远方灯火的描绘,以及人们在楼上相互凝视的情景,表达了对遥远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里的“娟娟”形容灯火明亮而细小,而“徙倚楼”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长的时间流逝和空间距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绘,以及对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