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花丛促漏筒,俄看花影上帘栊。
光阴驹隙有如此,寿夭彭殇一例中。
独喜萧斋延朗照,且舒旷志附高空。
读书秋日欣清暇,理窟何曾得易穷。
静听花丛促漏筒,俄看花影上帘栊。
光阴驹隙有如此,寿夭彭殇一例中。
独喜萧斋延朗照,且舒旷志附高空。
读书秋日欣清暇,理窟何曾得易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在宁静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境。首句“静听花丛促漏筒,俄看花影上帘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间的流逝,通过倾听花丛中的滴漏声和观察光影的变化,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匆匆与不可挽留。接下来,“光阴驹隙有如此,寿夭彭殇一例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流逝的哲思,将人生比作马蹄疾驰的瞬间,无论寿命长短,都同样经历了时间的流逝。
“独喜萧斋延朗照,且舒旷志附高空”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和追求,即使在简陋的书房中也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心灵得以自由飞翔于广阔的天空。最后,“读书秋日欣清暇,理窟何曾得易穷”则点明了诗人在宁静秋日里享受阅读的乐趣,尽管学问的深奥难以穷尽,但依然乐此不疲,体现了诗人对知识探索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追求的热情,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百尺危梯眇海寰,栏干十二尽青山。
烟光浓淡藏多景,野水周遭匝四环。
胜地只宜骚客住,老天未放主人闲。
凭谁说与九仙道,方丈移来在此间。